周末约了小A去爬山,没走几步,她开始上气不接下气,一屁股坐在山石上。我只好停下来等她。
我问,你平常不锻炼身体吗?
她答:哪有时间,还要陪孩子学习。
休息得差不多,继续向前走。没走10分钟,她又累了,只好又停下休息。
我又问:早晚饭怎么解决呢?
她答:公婆早上过来做早饭,晚饭也是老人做好后再走。
我惊讶:那你时间很多啊?
她说:哪里有,回到家吃完饭就陪要孩子学习,一直到九点。
她的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
我说:比如早上,你7:30送孩子。不用你做早饭,六点起床,到七点就可以锻炼一个小时;还有傍晚,五点半到家,可以锻炼到六点半吃饭,也不影响后面的事情。
她不服气:孩子的口算必须家长看着。
我答:那和锻炼身体有什么关系?
问完的一刹那,我立即明白一件事情,这也是很早就有人说过的:成功的人总是找理由办成一件事,不成功的人总是找借口不去办一件事。
虽然我和小A都只是普通人,不在成功之列。
就拿锻炼身体这件事说,身边许多同事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到健身房跑步、练瑜伽,一个小时足以。有一个同事长年练瑜伽,身材挺拔得如一棵小松树,一直穿S码的衣服。还有一位同事,上下班走路回家,也可拥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步行时间。
初中同学小B天天坚持游泳,她也是用中午时间,她把每日游泳的米数写在说说上,每天一点半以后,都可以看到她最新的运动量。她说最大的改变就是身体开始变得轻盈,也不再轻易感冒。
我把小B的故事讲给小A听,她又强调:公司附近没有游泳池。我也不再与她理论,只好看她在那喘粗气。
王潇—潇洒姐拥有众多粉丝,她的严格自律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一次她发微博,利用两个会议的间隙,锻炼了四十分钟,她说这样晚上多一些时间陪孩子。你看,这么忙的潇洒姐都是这么挤时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呢?
原来我一直嚷着做体育运动,开始是跳绳,后来因腰部劳损,就停下来,一停就是六年。这六年没有一项长期坚持的体育项目,导致体重飙升、感冒频发。后来受同事启发,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走着去公司,就轻松拥有了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四个月下来,体重虽然未有太多变化,但是整个人的状态提升了许多。
原来许多事都在想的过程中,比如读书、写文、锻炼身体,想了许多年。看到有人分享读书心得,羡慕得不得了,也去找来读,没读几天就放下,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一个月甚至一本书也没读完过。写文也是,写作一直是我的爱好,但也很少有时间认真写一篇文章,也未做过这方面的积累,总幻想着某一天,我就会妙笔生花起来。
我常想,那些年我都去做什么了呢?能想起来的很少,有印象的事情就只有工作,至于做了哪些工作,早就随着时光飞逝而去。
这些很重要但又不紧急的事就一直存在想象里,用这样那样的借口筑起了厚厚的围墙,这些事就一直完好的保存在那儿。
那年,先是从读书做起,第一年读了六十几本书,第二年八十多本,后来又写文章,每天一篇,累计写500多篇。当自己转换频道以后,做任何事情都有信心,也容易坚持做下去。
走路就是如此,开始决定走路去公司以后,只要天气好基本就能坚持。夏天走路去公司,有人说,多热啊。其实7点左右,太阳初升,热气还未起来,所以并未觉得特别热,还算在忍受范围内。
所有的困难都是预想的,这些想象出来的障碍阻止了我们开始的脚步。
看到小A就像看到了之前的自己,总想做点事,总有些抱怨,却总不开始,也只能总是原来的样子,只能这样一天天老去。当习惯了这个频道,虽然不满意,却也不舍得变换节奏。勇于跳出惯有的频率后,你会发现,原来的那些困难都是预想的,你就是改变现状的最大的困难。
d�L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