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米饭频道)
各位亲爱的书友,晚上好!今天我们要共读的是《刀锋》的第三章下半部分:在大萧条浪潮中起伏的人们。
与主人公拉里见了面之后,毛姆接着又知晓了他的旧情人伊莎贝尔的生活现况。
伊莎贝尔和拉里解除婚约后,在第二年六月初就和格雷·马图林(她和拉里的共同好友,也是倾慕了伊莎贝尔许久的富商之子)结婚了。她拥有了体面又不失奢华的婚礼,婚后生活也十分甜蜜,之后的几年内更是为丈夫生下了两个女儿。 在毫无经济压力的基础上,丈夫对她极近宠爱,生活既平淡又幸福,这就是伊莎贝尔一直所追求的生活。
伊莎贝尔的婚后人生也是现如今大多数女性所梦寐以求的那样,有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体面又优雅的生活,就像是一个被编织好的完美梦境,只需要一直沉浸其中就好。
而艾略特,自然是对侄女伊莎贝尔的这桩婚事满意至极的,他和伊莎贝尔的母亲布雷德利太太也十分信任格雷,将手头上的投资都交给他来打理。这一切都是这么的顺利,可惜好景不长。
由于当年提携艾略特的贵妇年事已高,而她们在先生去世之后,被迫将豪宅让给了自己的媳妇……可以说是再也不能,也无力提供给艾略特社交帮助了。眼下当道的上流人士则是觉得艾略特这样的过气老人,既可笑又烦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上流社会也在逐渐改变。“政府征收遗产税,加上许多商人大发战争财,把英国上流社会给搞垮了。”艾略特如是抱怨道。
而且艾略特还承受了一个重击——他原本好心带出来的“徒弟”保罗·巴顿,在依靠他的帮助和介绍进入了上流社交圈后,便对他爱搭不理,短短几周内的成就,就已经“抵得上他多年的苦心经营”,这让艾略特既沮丧又失落。
艾略特认为,如今的时代已不是他所熟悉的。
“四处弥漫的烟雾、热气和噪声……这样的巴黎已非三十年前他钟情的精神故土,更非善良的美国人死后安息之地。”
于是他干脆寻了个养老之地——蔚蓝海岸。“我实在受不了城市生活,”他说,“我活到这把年纪,该准备来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了。”
那时候的欧洲和美国也正逢时代巨变。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纽约股票市场崩盘了。
这对于伊莎贝尔一家影响巨大。她的丈夫格雷的父亲,亨利·马图林,因为破产和常年无节制的玩乐,某晚心脏病发作去世了,而他的儿子格雷只能独自收拾残局,原本富裕的生活也顿时陷入了困境。
相较于伊莎贝尔一家的焦头烂额,股市崩盘的冲击没有给远在蔚蓝海岸的艾略特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依旧维持着自己的生活,甚至慷慨地资助主教筹办的慈善活动,免费提供给失业家庭。
又过了几个月,布雷德利太太,也就是伊莎贝尔的母亲也去世了。
这场时代巨变的浪潮冲垮了不少原本的中产阶级,比如说伊莎贝尔一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前的贵族也渐渐地被新生代的大家族给淹没,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
古板守旧的艾略特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品味,他一直认为真正的“士绅阶级”不应该是现如今的所谓贵族那般,宴会上充斥着许多法语腔调粗俗的政客、不顾餐桌礼仪的新闻记者,甚至还有难登大雅之堂的演员。
但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固执己见,就停止了转动。
今日话题:你怎样认为艾略特这样古板守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