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丹有只小毛驴,这只小毛驴像它的主人一样,智慧而理性。仆人每天都会准备一堆草料喂养小毛驴。有一天,仆人有事要出门两天,于是他额外多准备了一堆一模一样的草料放在旁边。谁知道当第三天仆人回来的时候,毛驴却饿得奄奄一息。
原来,布里丹的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左右为难—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整整两天两夜没有进食—在无所适从中差点把自己饿死。
这个就是“布里丹毛驴”的故事,是根据14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简·布里丹提出的一个悖论而演绎出来的。“布里丹悖论”原命题是这样的:“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的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做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布里丹提出这个惇论的最初目的,是反较当时的理性主义为信仰做辩护,认为如果人过于理性的运,就会像那只美的毛陷于无尽的决策危机中不能自拔。在心理学上,就把这种因为反复衡利弊而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学效应。
但事实上,真正的极端理性是不存在的,就如很多心理学家反驳“布里丹毛驴效应”时所说的一其对理性的理解过于,而事实上,理性是允许人跳出选择怪圈进行思考的。换句话说,布里丹的毛驴面前除了两堆稻草的选择之外,还有另一个选择方式,那就是在随意选择一堆稻草和战死之间做出选择。
当我们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而慎的决策者,优柔寡断的人总是徊在取舍之间,无法定夺却把畏首畏尾理解为“细致的理性对比”。这样会使得本该得到的东西,轻易地失去了;而本该舍去的东西,又耗费了自己的许多精力。
但正如那些反对者所言,这种理性是狭的,本质上是对选择身的恐惧:现实世界中没有两堆模一样的稻草,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个选择,同时意味着不得不面对一个未知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于是,在恐俱心理的驱使下反复权衡利弊。殊不知,很多快择时刻都不会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慢慢思考。哪一个都不敢选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哪一个都得不到。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美话:古印度有一位哲学家,以其过人的智慧述倒了无数女性。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很兴奋,但是仍理智地回答:“让我考虑考虑!”
哲学家将结婚和不结婚的优点和缺点分别罗列出来,却发现两种选择好坏均等。于是,他陷入了苦恼之中。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不结婚的处境自己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怎样的情况,自己还不知道。于是,他决定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虽然这个笑话充满了反智主义倾向,但它表达的道理却发人深省:哲学家表面上是以一种绝对理性的态度来决断自己的婚姻的,但实际上是因为对选择充满了恐惧,希望能以一种自以为理性的手段来对抗自身的恐惧情绪。
这则笑话后来又被人加了一段结局:哲学家第二年就抑郁成疾临死时,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选择之前不犹豫,选择之后不后悔一这才是对“布里丹毛驴效应”最好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