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的构成》中,第四讲《描写的一个定理》,作者郭莽西先生层层递进地讲述了怎样去“描写”。
“描写”的唯一条件是具象化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举例说明怎样描写:
月亮的光总不及太阳的光强。今晚也有月亮,但看看四周,近的屋,远的山,都不能看清楚。熄灯以后,房里也有月光,照不着的固然黑,照着的地方也是淡黄色的,总看不清楚,要看书则更不行。外面还有人在吹箫呢,我哪里睡得去。
窗外好像水国,近的屋,远的山,都用了不很明白的轮廓,在空中画着。屋角树林的下面,晕着神秘的色光。熄灯以后,月光闯入室内,在床上铺着一条青黄色的光带。夜静了,不知哪里来的呜咽幽扬的笛声,还隐约地在枕上听得。
这两个例子描写了同样的事物,感受如何,高低立现。
前者用的是说明的写法,平铺直叙,使我们知道是描述一件什么事,但没有情绪上的感受;
而后者用了一种立体化的描述,“画着”、“晕着”、“闯入”、“呜咽幽扬”,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使得描写的场景立体起来,使我们仿佛身处水国,看见月光,听见箫声。
由此可见,描写有“画面感”,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吸引读者把文章读下去。
再看对情绪的描写:
烦恼,烦恼,我真有说不尽的烦恼啊!
有如许的泪,纵使遍身都是眼,也流不尽啊!
哪一个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情绪?无疑是后者,只是说烦恼,喊一千句也不能成为文学作品,也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由此可见“具象化”的重要性。我们在写作中,要避免平白,尽力使自己的文字生动起来。
文章以“造境”为第一
所谓“境”是什么,怎样才算是有“境”?
作者用电影来比喻,电影是由无数“镜头”组成的,而文章亦复如此,每一件事,每一个情绪,每一句形容语,都必须是一个“镜头”。
用我最爱的一首词来说明镜头感是什么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寥寥数语,却像电影一样,既有远镜头,也有近镜头,还有特写。远近虚实结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还有词人的情感。意境无穷,经得起细细品味。
这个“境”字,我的理解是给读者品味体会的空间。就像画面的留白,或者摄影构图一样,营造一种氛围,比具象化更近一步,使文字不仅有画面感,还能品咂回味。
描写以抒情为目的
上乘的文学作品,都是抒情的!否则,穷极工巧的描写,只是文字游戏。“任何千言万语费尽心机的描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抒情。”
用这个原则去看我们自己的文章,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情绪,如果没有,则文字就如没有灵魂。
比如描写景色,须配合事实,配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景色才有生命,不然仍是死景。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朱自清先生怎样取材,怎样描写,怎样抒情。
文章写得是亲情,“背影”是作者抓住一点来发挥。因为父母爱子女的心无处不在,如果详细描写父母怎样疼爱子女,怎样关怀子女,一一详述,写得淋漓尽致,结果如何?
第一,与别人雷同;第二,啰嗦不堪。
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学习素材的取舍和剪裁,“截断众流,抓住一点”。世间万事相通,大家身边的素材不会相差太大,作品的差别就要看如何立意,如何使用手中的素材。
就像烹饪一样,同样的原料,不同的厨师不同的手法,会烹饪出味道完全不同的菜肴。
作者重复强调“一切文学名作,其描写任是怎样丰美瑰奇,都不外乎是完成其抒情的目的而已。”
立意,取材,剪裁,描述的具象化,乃至营造意境,都是围绕着抒情。有真情有实感,我们的文字才有灵魂有温度。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