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了呢?老师教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的去实践致用了么?”
曾子:孔子的学生,叫曾参shen(公元前505-435,今山东平邑县附近人),小孔子四十六岁。在孔子的学生中是比较老实的那种,讷言敏行,不太说话。后来嫡传了孔门道统,著《大学》,而孔子的孙子子思师从曾子,著《中庸》。再后来孔子的三传弟子孟子著《孟子》。曾子的《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到了唐宋颇受重视,所以朱熹从《礼记》中拿出来和《中庸》《论语》《孟子》并为四书。由此也可见把曾子,子思,孟子的思想完全认为是孔子的思想是不准确的,他们只是孔子思想的演变,而我个人认为要寻找那种鲜活的仁的境界,还得首推孔子!就连成为亚圣的孟子都会显得太好辩,也有些侠气。当然这也是由于孟子到了战国时代和儒家的历史背景不同所造成的!从造诣和对儒家的推动上,孟子是居功至伟的。
三省: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一般数字表示动作的频率。省,反省,自省。其实要解释成“用后面的三点来做自我反省”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们重点放在看到学问的实质就好!
忠:古代指对事对人尽心尽力的态度。
信:诚信,言而有信。
传:这里表动作,老师的传授的意思。
习:同 “学而时习之”的习。实习,致用。
反思:现在能写点文字,愿意落笔的人越来越少了,写下来的也大多是今天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特别高兴,谁谁又让我窝火了等等,朋友圈晒得也大多是猎奇的内容。其实每天思考一下做人做事的经验,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时处理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为人处事不骄不躁是很重要的。曾子的话摆在“学而”这里,我自己反省能做到这三点是很不容易的。也再次告诉我们要先自度,多做自我的反省,然后再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为人处事多替别人想想,情感都是相互的,你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给别人办事尽心尽力,别人反过来也会对你的事尽心尽力。
有的人万事不求人,求人心里难受像欠了债一样。但我的做法是认定的亲朋好友其实不要怕让人帮个忙,办个事,也许你费半天劲,人家行家里手分分钟就搞定了。你找别人帮忙,反过来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自己凭自己的能力尽力去办就没有问题,安然处之。这就是良性的交往,有了相互的交流,心才会越处越近。不然时间久了,再好的关系也要淡一些。毕竟这么久了,你人去哪了都不知道!所以有些老朋友,距离远的,隔上半年打个电话问问境况,这就是一种温情的纽带!
曾子这里也说强调了要学习致用。不止是老师教的,自己每天生活中有什么新的感悟,多思考一步,越深刻一点,越对自己有帮助。有些朋友不愿意想问题,觉得没心没肺乐呵呵的挺好。这样是好是坏就仁者见仁了,我的反省是你要能一直像自己想的那样傻乎乎乐呵呵的活着,那就没问题,怕就怕平时啥也不想,当到做人做事出了岔子却做不到没心没肺了,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处理,那就难受了。做人实实在在不等于可以什么都不想,没有自己的学问框架做支撑。其实得到的乐也是比较低级偏模糊的,说深一点也是因为加了私意进去,因为自己的懒于思考而越来越失去了做学问的能力和动力,慢慢的自己越来越没有主见,遇事时候容易让别人难受,也让自己难受!
曾子的这句“吾日三省吾身”在当今也是很有名的格言,也确实有它的功用!我们一点一点养成多反省的好习惯,去掉些执拗,将会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