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首先,要感谢 DEV Club 能给我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在那里学到大牛们分享的技术.这次感谢的是张三华,张哥的这么好的分享.从中学到很多,在这做个摘抄笔记.</strong>
<strong>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分享。SQLite是我们在移动端常用的数据库,微信也是基于它封装了一层ObjC接口。我们知道,微信里消息的收发是很频繁的,尤其是对于重度用户,这对于数据库的多线程并发和I/O是很大的挑战。通常对这部分做优化,有两种方式,一是修改SQLite的参数,如Cache Size等,二是改业务层调用,如主线程操作dispatch到子线程。然而,前者有明显的瓶颈,后者则是个endless的工作。我们希望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同类问题。这就是我们本次所要分享的优化。</strong>
一.我们先讲SQLite所提供的多线程并发方案。它对这方面的支持做的很不错,在使用上,只需:
开启句柄多线程支持的配置 PRAGMA SQLITE_THREADSAFE=2
确保同一个句柄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在操作
-
(可选)开启WAL模式PRAGMA journal_mode=WAL
此时写操作会先append到wal文件末尾,而不是直接覆盖旧数据。而读操作开始时,会记下当前的WAL文件状态,并且只访问在此之前的数据。这就确保了多线程读与读、读与写之间可以并发地进行. 而写与写之间仍会互相阻塞。SQLite提供了Busy Retry的方案,即发生阻塞时,会触发Busy Handler,此时可以让线程休眠一段时间后,重新尝试操作。重试一定次数依然失败后,则返回SQLITE_BUSY错误码。
下面这段代码是SQLite默认的Busy Handler
上面介绍了SQLite多线程并发方案,接下来我们把焦点放在Busy Retry这个方案的不足上. Busy Retry的方案虽然基本能解决问题,但对性能的压榨做的不够极致。在Retry过程中,休眠时间的长短和重试次数,是决定性能和操作成功率的关键。 然而,它们的最优值,因不同操作不同场景而不同。若休眠时间太短或重试次数太多,会空耗CPU的资源;若休眠时间过长,会造成等待的时间太长;若重试次数太少,则会降低操作的成功率。如下图
可以看到
- CPU空转那段,线程一操作还没结束,这里空耗了CPU的资源
- 线程闲置那段,线程一已经结束,而线程二仍在等待,空耗了时间
对于这个的优化,简单的方法可以是修改休眠时间,尽最大限度缩短以上两段空耗的资源。
我们通过A/B Test对不同休眠时间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可以看到,倘若休眠时间与重试成功率的关系,按照绿色的曲线进行分布,那么p点的值也不失为该方案的一个次优解。然而不同业务和操作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既然SQLite的方案不行,我们就要开始往深层探索新的可能性了。
(1).下面将介绍SQLite中控制并发相关的原理
SQLite是一个适配不同平台的数据库,不仅支持多线程并发,还支持多进程并发。它的核心逻辑可以分为两部分:
- Core层。包括了接口层、编译器和虚拟机。通过接口传入SQL语句,由编译器编译SQL生成虚拟机的操作码opcode。而虚拟机是基于生成的操作码,控制Backend的行为。
- Backend层。由B-Tree、Pager、OS三部分组成,实现了数据库的存取数据的主要逻辑。
在架构最底端的OS层是对不同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的抽象层。它实现了一个VFS(Virtual File System),将OS层的接口在编译时映射到对应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锁的实现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SQLite通过两个锁来控制并发。第一个锁对应DB文件,通过5种状态进行管理;第二个锁对应WAL文件,通过修改一个16-bit的unsigned short int的每一个bit进行管理。尽管锁的逻辑有一些复杂,但此处并不需关心。这两种锁最终都落在OS层的sqlite3OsLock、sqlite3OsUnlock和sqlite3OsShmLock上具体实现。它们在锁的实现比较类似。以lock操作在iOS上的实现为例:
通过pthread_mutex_lock进行线程锁,防止其他线程介入。然后比较状态量,若当前状态不可跳转,则返回SQLITE_BUSY
-
通过fcntl进行文件锁,防止其他进程介入。若锁失败,则返回SQLITE_BUSY
而SQLite选择Busy Retry的方案的原因也正是在此
文件锁没有线程锁类似pthread_cond_signal的通知机制。当一个进程的数据库操作结束时,无法通过锁来第一时间通知到其他进程进行重试。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多次休眠来进行尝试。
(2).搞清楚了SQLite并发的实现,我们就是可以开始改造了。
我们知道,iOS app是单进程的,并没有多进程并发的需求,这和SQLite的设计初衷是不相同的。这就给我们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在iOS这一特定场景下,我们可以舍弃兼容性,提高并发性。
新的方案修改为,当OS层进行lock操作时:
-
通过pthread_mutex_lock进行线程锁,防止其他线程介入。然后比较状态量,若当前状态不可跳转,则将当前期望跳转的状态,插入到一个FIFO的Queue尾部。最后,线程通过pthread_cond_wait进入 休眠状态,等待其他线程的唤醒。
当OS层的unlock操作结束后:
取出Queue头部的状态量,并比较状态是否能够跳转。若能够跳转,则通过pthread_cond_signal_thread_np唤醒对应的线程重试。
新的方案可以在DB空闲时的第一时间,通知到其他正在等待的线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空等待的时间,且准确无误。此外,由于Queue的存在,当主线程被其他线程阻塞时,可以将主线程的操作“插队”到Queue的头部。当其他线程发起唤醒通知时,主线程可以有更高的优先级,从而降低用户可感知的卡顿.
二.上面介绍了多线程并发的优化,接下来将介绍I/O方面的优化。
提到I/O效率的提升,最容易想到的就是mmap了,它可以减少数据从kernel层到user层的数据拷贝,从而提高效率。SQLite不仅支持mmap,而且推荐使用,在大多数平台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认打开的。 然而早期的iOS版本的存在一些bug,SQLite在编译层就关闭了在iOS上对mmap的支持,并且后知后觉地在16年1月才重新打开。所以如果使用的SQLite版本较低,还需注释掉相关代码后,重新编译生成后,才可以享受上mmap的性能。下图就是SQLite注释掉相关代码的commit
开启mmap后,SQLite性能将有所提升,但这还不够。因为它只会对DB文件进行了mmap,而WAL文件享受不到这个优化。原因如下:
开启WAL模式后,写入的数据会先append到WAL文件的末尾。待文件增长到一定长度后,SQLite会进行checkpoint。这个长度默认为1000个页大小,在iOS上约为3.9MB。而在多句柄下,对WAL文件的操作是并行的。一旦某个句柄将WAL文件缩短了,而没有一个通知机制让其他句柄进行更新mmap的内容。此时其他句柄若使用mmap操作已被缩短的内容,就会造成crash。而普通的I/O接口,则只会返回错误,不会造成crash。因此,SQLite没有实现对WAL文件的mmap。 显然SQLite的设计是针对容量较小的设备,尤其是在十几年前的那个年代,这样的设备并不在少数。而随着硬盘价格日益降低,对于像iPhone这样的设备,几MB的空间已经不再是需要斤斤计较的了。
另一方面,文件重新增长,对于文件系统来说,这就意味着需要消耗时间重新寻找合适的文件块.
权衡两者,我们可以改为
- 数据库关闭并checkpoint成功时,不再truncate或删除WAL文件,只修改WAL的文件头的Magic Number。下次数据库打开时,SQLite会识别到WAL文件不可用,重新从头开始写入。
- 为WAL添加mmap的支持
有了上面两个优化,整体性能就会提升不少了。
这里我没有贴具体代码需要改哪些地方,一方面是因为改动点较零散,另一方面是代码上的改动并不难。这个优化的工作量主要是在SQLite原理和优化点的挖掘上了,大家可以根据优化方案去尝试。不过我们还有一些简单易行且效果还不错的小优化,希望可以成为大家打开SQLite黑盒的一个契机。
第一个是禁用文件锁。如我们在多线程优化时所说,对于iOS app并没有多进程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注释掉os_unix.c中所有文件锁相关的操作。也许你会很奇怪,虽然没有文件锁的需求,但这个操作耗时也很短,是否有必要特意优化呢?其实并不全然。耗时多少是比出来。 SQLite中有cache机制。被加载进内存的page,使用完毕后不会立刻释放。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LRU的算法更新page cache。这就意味着,如果cache设置得当,大部分读操作不会读取新的page。然而因为文件锁的存在,本来只需在内存层面进行的读操作,不得不进行至少一次I/O操作。而我们知道,I/O操作是远远慢于内存操作的。
第二个是禁用内存统计锁。SQLite会对申请的内存进行统计,而这些统计的数据都是放到同一个全局变量里进行计算的。这就意味着统计前后,都是需要加线程锁,防止出现多线程问题的。以下SQLite内存申请的函数可以看到,当内存统计打开时,会跑代码的第二个if,malloc的前后被锁保护了起来。
其实这里内存申请的量不大,并不是非常耗时的操作,但却很频繁。多线程并发时,各线程很容易互相阻塞。因为耗时很短,所以被阻塞的时间也很短暂。似乎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频繁地阻塞却意味着线程不断地切换,这是个很影响性能的操作,尤其对于单核设备。因此,如果不需要内存统计的特性,可以通过sqlite3_config(SQLITE_CONFIG_MEMSTATUS, 0)进行关闭。这个修改虽然不需要改动源码,但如果不查看源码,恐怕是比较难发现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总的来说,移动客户端数据库虽然不如后台数据库那么复杂,但也存在着不少可挖掘的技术点。这次也只尝试了对SQLite原有的方案进行优化,而市面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数据库,如LevelDB、RocksDB、Realm等,它们采用了和SQLite不同的实现原理。后续我们将借鉴它们的优化经验,尝试更深入的优化。
三,问答互动
1: 请问微信在全文索引上有实践吗?有没有自己做本地的搜索索引
答:SQLite是支持有全文索引的支持的,我们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好的,支持中文的分词器。
2:请问微信在db文件修复上有什么心得呢?
答:看来大家对db文件损坏很关注啊。SQLite提供了PRAGMA integrity_check的工具检测损坏 和DUMP工具导出损坏db。但从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采用了按BTree结构遍历修复的方式,以后有机会可以分享给大家
3:请问有没有对能耗的监测和优化经验?
答:检测相关的我们有卡顿监控系统,可以到我们的公众号WeMobileDev上了解@talisk-斗鱼TV
4:iOS客户端用操作数据库需要每次先open,执行完了再close,每次都这样,还是app只需要开关一次比较好呢?
答:常用的db没有必要经常开关,db占用的内存并不高,可以权衡一下
5:微信对于本地空间不足会有一个强提醒,这是出于什么考虑?不同机型有不同的策略吗?
答:空间不足是个硬伤,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16GB的iPhone,其实很影响正常使用了。不同机型会做细化.
6:微信对于数据库升级有没有特别优化的地方?或者说不同版本的跳版本升级
答:不知道这个问题值得是SQLite的升级还是表结构的升级。前者的话,暂时没看到SQLite新版本有比较大的特性值得我们跟进。后者可以用alter table在封装层支持升级,性能损坏不大.
7:微信 sqllite数据库用的内存数据库吗?那和文件数据库导入导出怎么控制的?
答:没有使用内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