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初学语,先教方言还是先教普通话,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觉得先教方言,以后普通话会说不准,有人觉得先教普通话,长大后悔很难掌握方言。
在我的的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是想着跟他说粤语,因为粤语比较难,也想过先教家乡的方言(客家话),普通话上学就会,我自己就是上学学的。想象跟现实还是有差距的,最终我自己是先教了普通话。
1.普通话更能恰当表情达意
因为普通话作为规范的语言,他有着最为丰富的词汇,最能恰当地表情达意。家乡的方言说起来虽然亲切自然,但是在表达一些温馨词的时候,会觉得奇怪,比如:我爱你。如果用客家话表达出来就总觉得少了点感觉。那时,初为人母,很激动,每天都跟孩子说好多的话,后来在早教班的时候,跟同龄的孩子相比较,他的语言表达都是早很多的。很多妈妈都会问我,怎么教可以让他那么早就会说那么多话。一开始,脑袋一片空白,事后想因为是我每天跟他对话特别多。之前有个教育学家说到,如果一个妈妈在孩子还是幼儿的时候,天天跟跟互动,说很多话,孩子长大后语言会早于少说话,少互动的妈妈。
2.成长的环境
那时候她姑姑的孩子也在我们家,他们家里都是用普通话沟通的,所以在表哥在我们家就开始全家跟他说普通话了。所以我的孩子出生后,全家人都和孩子说普通话。现在孩子的词汇非常丰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平时看电影电视,他自己可以很快就能弄懂剧情,对于新鲜的词语,也很快就能掌握。在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每天都会跟我说好多幼儿园的事情,很多其他的家长都跟我反馈他们的孩子都不愿意说,不然就说不记得了。甚至有些家长为了验证一些事情,让我帮忙问问我家孩子知不知道。
3.擅长一种后,可以在语言敏感期增加第二语言
Hans在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第二语言-英语,发现他的发音比较准,因为她的普通话表达也很准,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关联。反正现在孩子的英语进步也很大,之前在做家庭口语作业的时候,有家说Hans的单词发音很准。而且现在他自己非常喜欢英语这个语言,进步也很大。
至于方言,在他快四岁的时候,突然很喜欢模仿我们说客家话,而且客家话说的越来越溜,跟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的时候自然会用客家话回答一些。更加意外的是,有一天在我面前说粤语的歌谣,后来发现原来在幼儿园,老师偶尔会用粤语跟他说话,他会回答一些简单的。我自己的粤语也是自学的,在一种环境待久了自然就会了,所以我相信孩子慢慢年龄大了自然就会了。
当然我的这些只是出于对我自己孩子的总结,每个家庭的环境跟孩子自身的因素不同,可以针对自己的孩子去选择适合的方式,没有所谓哪种好于不好。但是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两种语言,而且一定不要同一个人不断切换不用语言,一个人固定说一种,另一个人固定说另一种,不然怕孩子因为语言太多会混淆,导致说话比同龄的孩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