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在心静时,觉得自己想法还好,但一遇到具体的事就有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你只懂得入静修养,而不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就稳不住了。
'博文'者,即'约礼' 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读《传习录》三天了,得慢慢的消化,静静地领悟。。。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主体。”
恶人的心丧失了主体,所以才会行恶。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空灵明澈的心,各种道理都在这具备着,万事都由此生发。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知识没长进,该怎么办。先生说:“做学问要有根柢,要从根柢上用功,渐渐的就能'盈科而尽'了。道教用婴儿作比,是个好比喻。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没成行时,只是纯然之气,有什么知识可言?出生后,才能啼哭,不久后又能笑,而望后能认得自己的父母兄弟,在往后,能站起来,能行走,能操持,能背东西,以至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因为他精气一天天成熟,筋力一天天强壮,聪明一天天增加,并不是出娘胎那天能寻求推导出来的。所以,求学应该有一个根柢,圣人能立于天地之间,教化万物,也都是在为喜怒哀乐还未生发之中逐渐涵养的结果。后代的儒生不懂格物的意思,看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刚开始用功,就想把一切都琢磨个透,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