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一个仓促的开始
在家乡持续了两天两夜的雨停了之后,我收拾齐行李奔往远方。
踏上异乡才真切感受到中国气候的地域差异。然而我顾不及去欣赏世间万物的广博。不同于家乡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秦皇岛的太阳毒辣得让我这个马上要军训的人汗颜。
到校第三天的上午领军训服,排队排到疲乏。接过迷彩服的同时哀叹人生实苦,脑袋里蹦出的词汇全部以“艰难”为中心:会累,会热,会晒黑...
次日军训动员大会一结束,全体新生就被带到军训场地。进入场地后不久,我们就见到自家教官啦,他紧绷着一张脸,说完上一句过很久才说下句,非常严肃,然而我不厚道地觉得他是因为紧张所以忘了准备好的台词。
军训,在灼灼烈日下拉开了帷幕。
NO.2这开花结果的过程
(一)坚持——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始终觉得活着的姿态是要骄傲地昂首挺胸,可只有真正体会过军姿的人才更有资格说出什么叫昂首挺胸。
每一天集合完毕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军姿。各种始料未及的“高原反应”接踵而至:脚肿,膝盖疼,脸疼...我有点悲哀地想到一个不太合适的称谓——垮掉的一代。但或许只是万事开头难,时间一天一天溜走,进步一点一滴入账。事实证明我的初判错误,实际上,中国少年并没有,也绝不会“垮掉”。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家站军姿能坚持的时间越来越久,新的训练项目也渐入佳境:转体,踏步,齐步,正步。从最开始晃晃悠悠的转体到最后掷地有声的正步,磨砺出的除了体格,还有一颗钻石一样的心,外显光芒万丈,内有足够分量。
(二)团结——这是我们的事,我一个人做不到
人和牛马的不同,不过在于一句“人能群 而彼不能群也。”
在方队里练习的几天里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事事有配合,时时要配合。几个方队长要互相配合,横纵各排面要配合,大队伍又要和方队长配合...——这是我们大家的事,一个人办不到。
教官们“一人出错,全体受罚”的思想深入人心:站军姿时有人动?全体多站五分钟。正步踏不响?全体原地脚掌踏地。在集体里,要收起你的个性,要收好你的脾气,要拿出十二分的注意力做好集体里的一份子。
一双筷子总是比一捆筷子脆弱得多。
(三)勇敢——不怕出糗,才能出彩
晚训是一天中比较轻松的环节啦,结束训练任务后大家席地而坐,拉歌,表演——没有隔着屏幕的陌生,每一个人都真实而鲜活。节目不华丽,不完美,但每一个肯走到大家面前落落大方自报姓名的人都了不起,因为他们有别人没有的勇气。
很遗憾,我不是那个“了不起的人”。一首歌准备了好多天,每一天告诉自己再多练一天,每次告诉自己下次一定自告奋勇。最后的最后,当我终于集齐散碎的勇气,却已经没有拿起话筒的机会了。
成长的过程一路走一路丢,该丢掉的是稚气,但绝不能是勇气。叫好也罢,唱衰也好,最糟糕的是你透明而平庸地穿梭于人群中,不留一丝痕迹,没有一点可以让人记得住的地方。说我做得出彩最好,笑我摔得难看也没关系。总好过被忘记。
(四)感恩——别人对你好,你要看得见
不够成熟的我们,感知疼痛往往比感知呵护快一步。
所以很多人听得到教官严厉的训斥,记得清他们不近人情的惩罚加训,却总意识不到我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是谁面对着太阳,记不得我们直挺挺站着的时候是谁反复提醒着身体要前倾,想不起是谁说着罚站一个小时军姿最后在半个小时就喊了稍息。
惭愧的是,当时的我也是这“很多人”当中的一个。
感恩,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仅是表达感谢这么简单,而是理性分析后把怨气从善意中剥离,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所以在这里要说一句——致敬所有教官,谢谢您们!
(五)舍得——学会告别,才迎得来明天
“分别总是在九月。”
人这一生大概会遇到2920多万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相逢再告别。相逢容易,而告别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15号汇报表演的这天,上场前教官说,“大家很棒,最后一个节目要加油啊,不要紧张,当成平时训练就好啦!”然后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走掉。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有聚就有散的一天,迟或早,总要到来。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女孩出国留学,家人送别之后她拎着行李箱笔直地走进检票口,不再回头看。后来她妈妈问她,那时候为什么全家人在你身后看着,你就连头也不肯回。女孩说:“回头,我一定会哭,回头,我还要不要往前走?”
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每一场军训都要以这么决绝而干脆的方式收尾。
学会告别,才能迎接明天。
NO.3最后一面——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
“教官出列!”
“敬礼!”“立正!”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教官们回到驻扎部队!”
解散后回放直播,最后看到曾经多么骄傲的教官们整齐地向这些他们训过的,罚过的,也维护着的学生们敬礼,眼泪一个劲地打转。
最后一次正步,最后一次军礼拳,最后一次摆字,全部零失误。您教会的,现在作为告别礼物送给您。
来时带着风,走时留下深沉的军魂。
山高水长,我们有缘再见。
军训再见,教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