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测试较多,一些同学几次发挥不好,开始紧张,其实很多同学都这样,不但紧张,而且还会恐慌。由此我还联想到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前几年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到我校视察时问学生,你们本学期考试进行了几次,有学生回答说:“三、四次吧”;“十几次“;”许多次”等不一,刘厅长不满意,认为太多了,按规定一学期记分数的测试只能进行两次,但实际上确实要多许多;另一件事是学校开教师大会时德育部门常会提到,期末考试前后特别要注意学生心理动态,特别是对考试的恐慌而产生的一些变化。
综上所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已经对学生考试恐慌这一事实引起了重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考试恐慌呢?从表面现象来看,应该是分数,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的基础教育在适合学生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换句话说,因为教育的不适合,造成了学生童年的忙碌、童年的恐慌、童年的逐步消逝。
当下的儿童是忙碌的儿童,忙碌已成为当下儿童的行为特征和行为方式,一天到晚都在忙碌。
美国学者把儿童的忙碌分为两种:日历忙碌和钟表忙碌。
所谓“日历忙碌”,是成人们“要求儿童理解超出他们理解范围之外的东西,做出超出他们决策能力的决定,在他们还不具备意志力做一件事之前强迫他们去做”希望日历上的纸条快快撕掉,未来的日子早早来到“。比如家长或老师会对孩子说到自己读高三时是如何用功,早晨背语文、政治经济学,晚上做数学、物理到十一、二点,休息天还要帮父母干农活等,也要求自己的孩子早上读语文、英语,完成老师的作业之外还要去书店买各种资料让孩子再做。
所谓“钟表忙碌”,是指在短时间内向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强迫孩子消耗他们储存的能量。在成人眼里,在钟表的分针和秒针之间,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比如周五第四节作业整理课后,各任课老师在教室外排着队,进来布置周末的作业,你一张讲义,我几篇课文,每个老师认为自己的作业并不多,也是应该做完的,但合在一起已经相当多了。更要命的是,家里的父母还给报了不同门数的课外辅导,最多的有四门,每个半天都有,天哪!
人是需要忙碌的,儿童也一样需要忙碌,但现在的问题是,儿童过于忙碌;儿童有不该有的忙碌;儿童的忙碌不一定促进儿童发展;在儿童忙碌的后面是成人的高期望,以及高期望带来的高压力。忙碌的实质是让儿童过早地构建人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是对儿童的“违约和剥削”。
面对如此的忙碌,面对成人如此多的、如此高的期望,儿童必然产生巨大的压力。他们会觉得,自己面前横卧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他们往往害怕起来,甚至恐慌起来,处在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样,儿童原本就应有的那种快乐,教育原本就应有的那种从容,全都被打乱,被破坏了。在这样的压力情境里,儿童恐慌是必然的,而恐慌也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趋于淡化,以致失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对学习,甚至对人生的厌恶。“童年恐慌”造成了教育的错乱。教育一旦错乱。还有什么适合性可言!
忙碌、恐慌,将带来童年的消逝。那些带着忙碌和恐慌走完童年的儿童,他们的未来还会快乐,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