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两件事吸引了我的关注——携程虐童案和江歌被杀案。
前一件,对已为人母的我而言,代入感实在太强,而且眼看着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本来就有些担心,看到这个就更焦虑了。
后一件,想必只要刷微博的人,都逃不过这个热搜,十六七亿的关注度,影响的面实在太大。
扒完两件事的详情,发现了它们一个共性:人性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亲子园的老师,是大家平常印象中的和蔼可亲、温和耐心的孩子的领路人;后者,是闺蜜, 那个我们一直以为可以相互依靠的同伴。听上去都应该是不错的人,但最后却做出了让大众瞠目结舌的事,挺让人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信奉“人之初,性本善”的国度里,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天理难容。这两件事里,被大众强烈谴责的一方,她们的善去哪里了呢?
也因此,上述两件事,在微博上掀起了一波高过一波的浪潮,骂人声、讨伐声不绝于耳,大有不将“坏人”打入十八层地狱不罢休的执着劲儿。
刷微博的评论,经常会有种感觉,如果现在还有凌迟之刑,按大家的那股恨意,肯定是要将两件事中的“坏人”送上凌迟台的。
可是,然后呢?这个世界真的就变好了吗?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坏人了吗?
未必吧。
02
让咱们换个角度来看下这两件事吧,如果事件中被大家一致谴责的当事人,真的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和舆论的攻击,一时想不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你觉得如何?你满意了吗?
显然,这并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即便刷微博、骂人的时候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但我们仍然不愿意自己成为致死人的“帮凶”,我们最多也就“过过嘴瘾”罢了。
对,过过嘴瘾,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坐在遥远的电脑前,一通诅咒和谩骂。然后伴随着事态的热度过去,我们的生活依旧。
是,我们其实都是看客。我们甚至丝毫不知道,那通谩骂和诅咒对身处事件当中的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或许有人会说,管他造成什么影响,那些“坏人”本来就是罪有应得。可是,他们也是人啊,他们甚至和我们一样,在事件未爆发之前,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存在着的张三、李四、王五。
当然,做了坏事、错事,自然要承担责任和后果,这是任何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所必须的。但在这之外呢?
03
私下认为,进行一场深度的反思也是必须的。
比如,仔细探究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这样的人?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发生?如果我们是当事人,我们会怎么办?
我想,仔细探究清楚这些问题,会比单纯的谩骂和攻击、诅咒更有意义。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这样的人?
对于虐童的老师来说,显然,监管方面是严重缺失的。一方面,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甚至有的老师连基本的幼师资格都没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不管是携程、上海市妇联、还是地方教委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一事件出发,整个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何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化,如何避免这类问题再发生,是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关注度的缺失也是一大重要推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禽兽老师,使其恶行屡屡得逞。从目前爆出的视频来看,虐童事件持续几个月,为什么家长从未发现孩子的异常?即使发现了异常,也是例行询问了事,这方面,难道家长不该负一定的责任吗?
而说到家长的教育,那位“毒闺蜜”刘鑫的心安理得难道跟其父母的教育没有关系吗?看看周父母他们给江歌妈妈打电话中爆出来的粗口:“你女儿活该短命,跟我女儿没关系”,再对照下刘鑫的行为,那简直是一脉相承,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女”大抵也就如此了吧。
什么样的家庭造就出什么样的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发出了一个深刻的警示: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恐怕,这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努力学习并回答的重大命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再发生?
中国人提倡的是人性本善,三字经中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更主张的是人性本恶,人一出生就是有原罪的,也因此西方很多电影、文学作品中都会有赎罪这一说。那人性到底本善还是本恶?想必是也是见仁见智的。
但不管是本善还是本恶,有一点是应该明确:从制度层面推动,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
而针对虐童案,监管问题是一方面,如何从制度或者法规层面让虐童的人从此再也不接触到这一行业或者孩子或者有可能触发他的恶行的行业,或许是值得借鉴的。比如,美国针对恋童癖签署的“梅根法”,强制性罪犯去警察局登记,并将其详细资料公之于众。
而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能够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家长?如何知道孩子的真实情况?恐怕也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江歌命案。在刷微博时,有网友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刘鑫,你会怎么做?
同时,给出了两个选择:第一,冲出去救江歌,或许会有胜算,或许两个人同时倒在血泊里。第二,躲在门后,不出来,然后报警,等警察来。扪心自问,你会选几?
人都是胆小怕死的,人都是有弱点的,如果这样来问,是不是会多一些理解。
不过,这个网友给出的答案二之后还有一句:然后配合警察调查,第一时间跪在江歌妈妈面前赎罪,让江妈妈把自己当成女儿,一辈子侍奉江妈妈云云。但可惜的是,刘鑫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心安理得,在江妈妈失去独女饱受煎熬之时,她却在享受生活,这也是其被围攻的关键所在。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曾引发全民大讨论,今天的刘鑫再次将这个问题推到我们的面前,细究他们的行为,将自己放置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或许他们身上都有我们的影子。
04
说到底,不管是对虐童案的老师,还是对江歌案的刘鑫,卷入两件舆论漩涡中,我们应该愤怒,但愤怒之余,也该保持足够的理性。
与此同时,关注虐童案老师是如何被处理的,关心那些受虐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江歌案的凶手该如何被判决,关心失去独女的单亲母亲江歌妈妈接下来的生活,更是重中之重。切勿被愤怒冲昏头脑,舍本逐末。
这个社会好吗?不好。
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吗?可能会,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而这远不是盲目的谩骂的攻击所能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