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堂日话】160327
每日一话,是为日话
小孩子的脑海中究竟能存储多少的事物概念和景象,又会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理解和运用,尤其是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他在想什么怎么想的,我们能知道吗?
今天带孩子去了北京动物园,一派风和日丽的正午时分,特别适合困在寒冷与雾霾中的人们出来感受自然,不断升高的温度让人的心仿佛都打开了,我们随着人潮一处一处的看,一处一处的游,不断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和动作让孩子与这些陌生的动物“打成一片”,当看到他或用手指或咯咯直笑时,便明白他看到了远处的鸭子和天鹅;但他听到我们的讲解和提醒后目光炯炯地眺望远处的长臂猿和大鹦鹉时,就知道他正在对它们进行脑补,也正是这一幕,让我有了文初的想法,孩子看到陌生的或是很想去理解的事物,他就会认真的思考,而他们思考的到底是什么呢?
动物园的各色动物每天看惯了各色游客,它们应该早已熟知并适应了这种生活,用自己的配合来赢得观者的笑声掌声惊叹,这就是动物园的规则,这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则,动物园虽然关着动物,但早已成为人类的一部分。我注意到了一只站在麻绳上正在吃东西的鹦鹉,它一点不像印象中的鸟,就像一只小猴子,机灵地用双眼看着爪中的食物,低下头清清楚楚地吃到嘴里,熟练到纯粹的地步,它全然不顾玻璃墙外游人的眼睛,就在那里专心地吃着,不禁让人感动。还有几只母猴子在树枝间荡来荡去,突然发现有一只小猴子紧紧地抓住母猴的身躯,埋头藏在母猴的怀里,像极了人类,他们那精致的五官,闪烁着人性。突然想到,聪明的人类若干万年前,不也和现在的猴子一样吗?只不过我能遇到了好的时机,快快地进化至此,成了玻璃墙外的那一类,用语言去评说玻璃墙内的同类,我们看着它们好奇,它们看着我们同样好奇。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