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留守儿童的认知是来自于电视新闻。一个脸红通通的小孩坐在破旧的瓦房下瞭望远方,期盼着几年未归的父母归来。因为父母不在,年长点的他们承担起了照顾年老的长辈,保护年幼的弟妹的责任!他们需要每天早起砍柴、做饭,然后翻山越岭去学校上课…他们的生活触动着年幼的我。
我虽然不像他们生活的那么艰辛,却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七、八岁的时候,父母便外出做生意,每周往家里打几个电话,每年寒假、暑假回来一趟。面对离别没有清晰的概念,却会第二天偷偷躲在被窝里流眼泪。期待父母归来。知道他们要回来,便在睡前画了一副显眼的画,贴在门口等待着他们的表扬,然而没有等到便睡着了!小小年纪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总以为他们去了遥远的国度亦或是去拍某场电影,夸张的甚至会想他们是被抓走了,只能过段时间回来一次…后来才明白他们是真的去做生意了!
那个时候没有过多的言语,父母问的最多的表是家里天气怎么样?作业写好了吗?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
童年的生活少了陪伴,多了期待。期待着电话,期待着他们回家!知道他们总有一天会回来,可是是哪天呢?暑假是哪天,寒假是哪天?没有清晰的时间概念,翻翻书本还有那么多页,离爸爸妈妈回来还早呢!
终于等到他们回来,却发现少了亲昵,多了距离感。那个头发短短黄黄的人是我妈妈吗?那个穿着衬衫的人是我爸爸吗?不敢靠近,却又很容易被零食吸引!
与爷爷奶奶生活的日子,没有零花钱,只管肚饱。偶尔奶奶买了圆圆的称斤饼干,一个孩子一人一把。吃了还想吃,可是被限量了。那个时候零食、玩具都是奢侈品。
我们的玩具是院子里的一截木桩,凸起的地方像鼻子,凹陷的地方像眼睛。玩家家酒的时候我们会把它当成孩子,挣着抢着抱爱不释手。直到有一天争夺的时候,不小心把它摔在了地上,从里面跑出一条毛毛虫。我们吓的再也不敢抱它。
那个时候的我们没玩过滑滑梯,只在电视里见过。想玩便自创了滑滑梯。竹林里有个坡度,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便从最高处滑到最低处,玩的不亦乐乎。没有跷跷板,便在一张长凳上叠上一张长凳,形成一个十字,这便成了我们临时的跷跷板。简陋的玩具,承载了我的童年趣事!
那个时候对于学习,没有太多概念,爷爷奶奶除了管吃管睡很少管其他事情。头发长了没人管,有时就顶着一头乱发去上课了。冬天不知道穿多少衣服,常常只穿薄薄的外套,手指冻的长冻疮…
关于童年的记忆很少很少,有些画面却深深的刻在脑海里。面对离别,心里是胆怯的,不知道该说怎样的话语。少了陪伴的童年,少了安全感。与父母的沟通围绕着好好学习,少看电视,不要早恋。没有人告诉我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
可童年的生活,成绩再好,也难免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孤立,无人诉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那时小小的伤害却在生命中被不断放大。我不知道我曾经历的那些无措害怕,是否也曾同样困扰留守的你。
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重视,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些问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日益凸显。不管我看多少书,现在与父母的关系有多融洽。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无力感变会从心底冒出。
留守,留守,终归是长大了。长大后,我发现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害怕自己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对身边熟悉的人有很强的依赖感。但因为这样我会不自觉的与人保持距离。
高中的时候,有次与同桌聊天,她说我觉得很奇怪,有时感觉离你很亲近,你很依赖我,但有时又觉得你在排斥与我接触。面对她的话语,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我细细想是潜意识让我不敢与人走的太近。我怕我的依赖,我的信任在别人那里根本算不了什么,我怕付出却被舍弃…
童年的印记影响着现在的生活,而我在努力突破。那个在黑暗中的小女孩请你不要害怕,我们会一起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