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一早检查作业,发现XX同学的周末作业又是只字未动,之前跟家长沟通数次,稍有好转,谁知这周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我拨通家长电话约她来学校面谈。
半小时后家长如约来到我办公室,一见面就先跟我道歉,然后就告诉我她最近有多忙多累,原本是让爸爸这段时间监督检查孩子的作业的,结果爸爸的公司临近年底事务繁多就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管教,周末两夫妻都在加班,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其实他俩都不清楚也没时间去整清楚。反正我就听出来一个意思:生活压力大,他们都年轻要努力打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没空管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即使难得有时间陪孩子也是带他出去各种买买买,尽量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似乎这样就是对平时没空陪孩子的情感弥补,也是孩子进步的最大动力。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从家长口中听到这种歪理了。是的,要生活,谁都不容易,特别是在深圳这座城市,但是,孩子难道不是父母最应当重视的一项“事业”吗?难道物质的富足可以代替身体和精神的陪伴成长吗?
现在的很多孩子,正是因为物质生活太丰富,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无需开口提要求,父母们早已买好双手捧到他们面前,所以他们做任何事情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都知道,不管自己是否努力了,爸爸妈妈总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总能轻易获取。在这种畸形的家庭物质完全满足的意识形态影响下,以至于现在很多学校,小学低年级段的老师们也用“尚学币”来奖励学生,也就是以最直接的货币形式来激励学生,刺激他们的眼睛、大脑,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于是在孩子眼里,任何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成绩好了,老师们用“尚学币”奖奖奖,一旦有行为过错或者作业没完成,老师们便通过“尚学币”罚罚罚。也许这些措施在开学初期对调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但久而久之,孩子们也麻木了,面对着这些“货币”又开始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不稀罕”。这个时候老师们恐怕又要琢磨使用其他的物品来奖励刺激学生了吧,于是病态的教育激励制度又开始了一个轮回。
我想到我们小时候,写作业、背书、考试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且那种好胜心从小就是被父母和老师培养出来的。那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良性学习氛围在家庭和班级里面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奇怪得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现在的家庭和班级班风建设中,这种竞争意识的培养什么时候就被弱化了甚至消失了呢?究其本源,问题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吧。之前我们的父母信奉的教育理念是:严师出高徒,老师越严厉就是对学生越负责;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在各方面都是第一名,这样才是好学生好孩子。于是,我们在物质奖励贫乏的年代里努力学习,奋力你追我赶,人人争夺第一,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去获取相应的奖励。再看看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宝贝,我不要你考试第一,你只要不是倒数第一就行,我只希望你健康快乐地长大。于是,现在的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学舞蹈、英语、钢琴、书法……博而不专,蜻蜓点水似的学习,不求第一只求不是倒数第一,哪怕只是表现平平但只要没排在末尾,便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取丰厚的物质奖励。因此,现在的很多孩子几乎没有竞争意识,更多的是物质攀比。
殊不知,过于丰厚的物质奖励磨灭的是孩子上进的热情,冷却的是孩子奋力向上的决心,只会让孩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更加物质化。那些家长们所谓的物质满足代替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只不过是自我安慰、饮鸩止渴罢了。长此以往,养大的孩子很可能继续“啃老”。
物质VS精神,在孩子身上该如何平衡满足,该是当前家庭和学校教育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