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光,忽明忽暗”
构想家这个念头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到现在学了建筑,这个念头愈发强烈。在看电影,学案例的时候,在逛街吃饭的时候,都会在脑子里想象,把看到的设计放到未来的家里去是什么样子。
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籍是在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所以家就是在现实世界里逃避现实。
因此希望未来的庇护所是我喜欢的样子,有着贴合我个头的尺度设计,有着为了适应我赤脚的习惯而铺设的地毯,有一片空白的墙可以用来放映电影……就算没有很大面积,也能时刻感觉到有一方空间为自己存在。
家和房子不一样,房子是个读起来总有点物质的词,是大部分中国人拼命攒钱购置的“房”,是相亲条件里的“房”,虽然说这样的俗事我也不可避免会经历,但是在这个爱做梦的年纪,还是觉得这个私人的避难所应该是个更加温情词。
看杨绛先生的文章时,留意到她说,她家客厅没有沙发,家里全堆满了书,客人来了也没有地方坐,这样就避免了长时间的会客,省下了更多时间用以读书。仰慕杨绛先生的同时,也喜欢上她对客厅的个性化使用方式。
学习Semper的建筑四要素时,不能理解为什么火炉是四要素之一,后来看《四重奏》里,四个小伙伴围坐在火炉边上谈心、喝茶、练习提琴……突然理解火炉的存在实际上是家的精神核心,类似客厅一样的交流场所。
所以渐渐地我觉得,客厅不需要电视,不需要成套的沙发和茶几,不需要那些无聊而浪费时间的会客和视觉娱乐,而应该有一个可以烧火的壁炉,和一个舒服的懒人椅。壁炉上方空白的墙面用来挂放相片,或者用来摆上山撮的一团蒿枝,在端午放上艾叶,每个季节也可以放些不同品种的干花。
一想到可以在冬季烧堆火,然后缩在懒人椅里面边烤火边读书,环绕在耳边的是木头燃烧的细碎声,空气慢慢温暖起来,就觉得所有烦恼都好像不值一提。
家里桌子不用很大,但是要方便移动,这是我从电影《人生果实》里学到的,不时更换一下家具摆放的朝向和位置,能获取一些不一样的新鲜感。
我不是一个可以在起居室里安心学习的人,也会对一尘不变的学习环境感到枯燥而失去在家学习的兴趣,所以未来的家里,书房和电脑房要分离开,最好再单独有可以画图纸的房间和玩颜料的房间,不定期更换学习环境对我来说,有无法取缔的重量。
厨房要半开放,门口做一个吧台,用来享用早餐,或者吃独食的时候用。虽然炒中国菜油烟多,但是我还是固执地想要把厨房敞开,烧饭时独自在一个封闭小空间里忙活岂不是太无趣了,为了这一点点有趣,少做一点油烟大的菜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有楼梯的话,我想要在阶梯楼梯旁边做一个滑梯,其实我早就没有了玩滑滑梯的兴趣,但这是小时候的执念,实现得晚了一步,变成一件无用、充满仪式感摆设也不错。
还有啊家里要做一个猫咪的空中走廊,方便它随时巡视铲屎官的小陋室,也让它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不至于太无聊。将来我的第一只小猫咪不管长什么样,都要叫他啤酒。
讲了这么多似乎有点天花乱坠的感觉了,再玄乎一点,我希望家可以安在大自然里,山间,湖边都行,只要夜晚抬头时,能看见满天星空,安安静静地与银河对视,不闪也不喧闹,万物都沉静着,包括驻足仰头的自己。
没有烟火气,人生就是一程孤独的旅程。现在18岁的自己构想了一个她觉得足够有烟火气和温情的庇护所,以及这个庇护所以外的——朋友、恋人、职业、旅程——10年后回来想想,一定觉得这个姑娘太轻狂。
即使这些可能永远存在于梦和想象中,我依然会永远眷恋此时眼中的小宇宙。
文字 | 东东
排版 | 东东
插图 | Nikita Maka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