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故事》创作团队
烟火巷,老街里面最热闹的小巷子。一群老邻居,唠不完的家长里短,品不够的人间烟火。
四十多岁的老黎,烟火巷里的老住户了,自从下岗后不等不靠,在巷口支起了摊子,开始卖点应季的蔬菜瓜果,后来盯着老居民的需求,脑子一转,带着卖着日杂百货,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01
老黎是个勤快人,不管生意好不好,老黎照样起得早。少言寡语的老黎,每天没客人空下来的时候,他都要不停地整理日杂百货,不断地在变换摆放位置,他说这是经验,调整位置会让老客人选到需要的货物。
“黎哥,谢谢你昨晚帮我推车呢!”
老黎听得出来,身后这声音是玉梅的。
“哎呀,玉梅呀,不用这么客气的。有什么体力活,就叫黎哥一下!”老黎边摆弄着他的宝贝货物边回到。
玉梅长相蛮清秀,算是巷子里的老住户了,自从嫁给了巷子里的老李就没享过什么福,她男人命薄,早早的撇下她和女儿自己走了。
说来玉梅命里带着苦,还真应着来,三年前,她所在的水电工程公司改制,没什么学历的她下岗了。体制人呆得久了,突然没了事做,茫然间也不知做什么好,一直靠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日子。
老黎热心肠,看在眼里,邻里邻居的总得帮一把。不会劝,但他会算帐,把个摆摊的算盘打提精得狠,算到了后就一句话,支个摊照样过日子。他用实际行动鼓励她要树立生活的勇气,不仅为自己,还有女儿。
玉梅动心了,自己苦总不能苦了女儿。一咬牙,应衬下来,在老黎的帮村下玉梅也跟着在巷口支起了地摊,卖些日杂品,挣一点油盐钱。
02
天气渐暖,地摊市场也就火爆起来,摊子虽不大,生意还说得过去,玉梅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玉梅盘算了一下,决定趁着生意好,扩大上货品种。板车上的货物装的越来越多,一个小女子拉起车来有些吃力。
老黎看在眼里,默默出现在玉梅的板车后面,帮忙推一把。
老黎的女儿黎薇正上初中。网课一结束,如放飞的小鸟儿,兴奋地从家里溜了出来,想着跑到巷子口帮老爸看摊。
恰好遇见老黎帮着玉梅忙乎,黎薇刻意等老黎回到自己的摊位才过去。
“爸爸,我懂了。嘿嘿。”
“丫头,你懂什么了?数学还是语文?别被网课把脑袋弄坏了。”
“哼哼,黎哥黎哥,叫得可亲热呢!”
“别乱讲你梅姨。好好学习,给老爸考个像样的好大学。”
“嗯嗯,不乱讲,不过梅姨对老爸有点意思,满巷子里都知道吧”
对于女儿的顽皮,老黎心中有数,他没在言语。其实他心里不是没想过,只是想想一家一个女儿,这要真凑到一起,一天唱几出大戏还真难说,哎,想想还是罢了吧。
斜对面摊位的玉梅看到黎薇过来,心里总感觉怪怪的。她像做错事的孩子,不敢往老黎的那搭个眼,只好故作镇定地摆弄着摊上的货。
下班时间到了,巷子里浓浓的烟火味浓了起来。居民们陆续回来,巷子口是必经之路,你一颗葱他两头蒜,你一个电灯泡他一个刷子的,好一幅热闹景象。
玉梅边忙乎着,总是偶尔扭个头想看看老黎,熙熙攘攘的路人却挡住了视线。
03
天色黑了下来,玉梅生意不错,卖断了好几样,早早地收了摊子回去了。
黎薇向老爸讨了点零花钱,说是去和同学玩会,也早早的开溜。
老黎并没有急着收拾,累了好一会,坐下来点了颗烟,开始算起来一天的收入。老黎不习惯用计算器,一直用他上学时留到现在的大算盘,吧啦吧啦一顿响,他喜欢这感觉,他的日子就是在这声音中一点点好起来。一颗烟抽完,记好流水账,就准备打烊了。
“哎呀,老黎你不要忙着收摊。”还离得大老远,王老太太就招呼着老黎。
对老黎而言,对这巷子里有名的“包打听”王老太太并没什么好印象,街头巷尾没有她不关心的事情,也好像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
王老太太迈着小八字步来到老黎的摊铺前,靠近老黎,差点贴着耳朵说:“我看你老黎是印堂发红,生意好得不了得啊。”
老黎尴尬地干笑两声:“都是小本买卖,混个口吃。”
王老太太小眼睛溜溜转了半圈:“这摆摊国家都支持滴,我看老黎你好日子要来了,有女人喜欢你噢,你要交桃花运了你。”
“王姨您是受人尊敬的长辈,不好乱说话的呀。”老黎边收拾东西边说。
“好,好,好,我不乱说,不乱说。不过我透个信给你,玉梅参加我们广场舞队伍了,你要不要也参加呀?”
老黎愣了一下没搭茬。
王老太太看出了门道:“可别错过机会啊,惦记她的男人可不少。”
说完,她迈着八步走了。
老黎收拾完摊子回到家,闷声坐了一会点了颗烟,最后用力掐了烟收拾一下去了广场。
广场舞曲咚咚锵,响彻了整条巷子,也使老黎的心脏有些颤动。
躲在广场边的桂花树下,老远就看了到玉梅,穿着红衣服花裤子,正被那些狂热的老年人包围着。
人头攒动,嘈杂声四起。
老黎似乎有些晕,他晃了晃头,眼角竟然湿润起来,视线逐渐模糊,在那片喧嚣的人群中,他似乎看到了她正向他招手。他定睛一看,没错,是她,已去了10年的老伴。
《青.故事》创作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