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0点0分,我在观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过程中,迎来了新年。仍清晰地记得2017新年,那个信誓旦旦写下2017计划、展望未来的时刻。我的2017,可以用三组具有一定对抗性的词组总结。
改变和不变
3月底离职,从上海来到北京。年少轻狂形容当下再合适不过了。经过了一次能力跟不上野心的创业后,我意识到必须脚踏实地。8月份老老实实地在北京找了份工作,进入朝九晚七的“奋斗”状态。这一年,换了城市,换了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周围的声音很多,有对于职业路径的指点,有对于跳槽换行业的不解,有对于瞎折腾的困惑。而不变的是初心,是不轻易放弃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是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
间断和持续
年初常立志,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日运动30分钟、看书1小时、读英语、11点前睡觉。在365天的执行中,总会找出各种看似牵强的理由,比如加班回家晚、被一项大任务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吃饱了饭懒得动、没有找到合适的阅读书目……人们都很会做计划,但真正能完成计划的,靠的都是执行力。年末如果后悔自己为什么没达成目标,无非就两种情况,一、执行力太弱;二、目标不合理。关于执行力和目标,可以另开文章讲讲。
即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还是在2017年持续地做着一些事。比如学英语,流利说App上的记录已达85小时,马上到90个小时就能结业了。
比如用Keep App锻炼,在8、9月份的时候很努力,在冬天的时候偷懒,身体在勤劳的时候给了正面而积极的回馈,在懒惰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地贴膘。
再比如写作,基本上一个月会在微信公众号更新一篇。自从9月份加入牛圈后,开始保持周更。在两周一次的讨论和每周一次的硬性发文的安排下,对于把想法付诸笔端都有点犯懒的我来说,竟然也写了13篇文章。加上圈里方法论的指导,渐渐喜欢上了写作。
满足和焦虑
生活中,有时一杯热茶、一份零食、一次小憩、一部电影等等,就能让人感到满足。活在当下,珍惜每次和朋友的相聚,用心感受每天上班路上的细微变化,感受片刻宁静,多么美好。然而,满足的背后其实有些许焦虑。而焦虑又是个长期存在的情绪,时而让人奋起,时而让人抓狂。曾以为只要把所有焦虑之事处理好,就能解决焦虑。但经过了一年的尝试,焦虑也许就像人的影子一样。你不可能摆脱它,但你可以不那么在意它。焦虑来源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来源于人类基因里对危险的警觉。承认它的存在,就仿佛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和喜怒哀乐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情绪不可被消灭,只能被认知。
总体来说,2017年是尝试和学习的一年。当该踩的坑都踩过,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了,才感觉这一年不算白过。2018的目标会更高更清晰,毕竟努力够一够才能碰着的东西,才会让人有想追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