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所有的人
起初都只是空心人
所谓自我
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全靠书籍绘画音乐
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
唤出方向
并用自己的精力去填满
渐渐成为实心人
END
国庆假期,回至家乡小城。
毕竟是东北,叶子早就在风的追求中变黄、飞走。温度比北京大约低十度,穿上线裤出门也有些瑟瑟发抖。
距离给暖气还有段日子,在家睡觉也是下面一个毯子,上面两个被子。
因着过节,平时多少冷清些的街道也变得车流涌动起来,家旁边的商场昨日例行节前夜场,活动力度颇大,停车场也是被车填了个满满当当。
终是有些人气儿了!
这里,人口只有北京的1/10,出门开车通行速度是北京的2—3倍。
说个有意思的,上次回家考驾照科目三,教练让早上六点在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着,我看离家5公里,以北京的时间算算大概得走十几分钟吧!结果5:40出了门,打上车5:45就到了。结果教练迟到了,我在不到十度的寒风中无比绝望地等了50分钟。
这里天气很好,与北京的“十九大蓝”不一样。蓝天在这是种常态,不加滤镜就是这样的。
过节了。
离家的人们纷纷回家,让这座总是睡眼惺忪的城市微微发出些精气神儿。
今年国庆逢上中秋,大家都在家过个团圆节,应该少有人会去此时温度怡人、秋高气爽的北京旅游。
朋友圈很多人在感慨:“北京又成了一座空城!”
回家了。
月是故乡圆。
前段时间,一篇《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最末写道:
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我不能苟同这个观点。
我总是认为,一个人,不论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首先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追逐名、追逐利或是追逐淡泊、宁静。
不论将来悔与不悔,此时此刻,今时今日,选择,只是选择。
北京,这个由梦想构筑而成的城市,来到这里的人,天南海北。
后海酒吧里驻唱的歌手,观众的呼声成了他们越来越好的动力。
798开着小店的店主,会热情的给每一个驻足的人介绍他们自己的小产品。
拥挤的四号线上拥挤着的人,在哈欠中为新的一天斗志昂扬。
月收入三万的煎饼大妈,周围的空气早已经氤氲着油炸的气息。
坐拥二环房产的大爷,又开始一天的乞讨卖艺。
……
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才有了生活。
形形色色的梦想在这里,才有了北京。
即便是假装,也假装的自在快乐。
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这是一个多数人可以依靠自己养活自己的地方。
即便多数人挣着不多的钱,交着高昂的房租,剩下的钱刚好维持吃喝。
即便这是个有钱能使磨推鬼的世界。
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不太爽,大概也就是挤地铁时候了,高昂的时间和固定的交通费。
却也能接受。
四五十分钟的路程里,可以每天预览一下关注的科技类公众号,想想自己这一天的工作能发些什么东西,怎么构思一篇精巧些的文章。
这几天每天背背科目四的题目。
之前有段时间,路上看完了好多小说。大多数时候,我会看看其他有趣的东西。
虽然,地铁上挤的只能单手护住手机。
颠簸中每天给自己找点乐子。
上次回家,恰逢朋友结婚,有人问我“你羡慕吗?”我说我不羡慕,又问“不觉得在这生存很安逸吗?”
可是我凭什么安逸呢?
一不是富二代,二不是官二代,签约没有机会。每一点都告诉我,即使现在生活的不错,这都不是享受的理由。
何况在这里,没有享受的资本。
在一个国企观念根深蒂固的城市,即使安逸,我大概也不会过得多开心吧!
上上辈对上一辈的期待是在家乡,上一辈对我们的期待是在家乡。大学毕业前,懒得要命的我对自己的期待一样是在家乡。
仿佛就该落叶归根、坐吃皇粮,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保障。
后来,现实告诉我们,毕业的大学日益落败,家乡也没办法照顾,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我们等来的是晴天一道霹雳。
后来,我去了北京。
后来,有了我自以为的生活。
即便,这是在别人眼里一种假装的生活。
六点钟起床、锻炼。九点钟工作。晚上七八点钟到家,学学英语或者画画或者写写文字。
如果在家,之前的我一般会七点钟起床、锻炼——葛优瘫——葛优瘫——睡觉。
感谢一个忙碌的城市给我一个忙碌的生活。
忙碌,对于一个想要存在感的人来说,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重要。即便这短促的忙碌,相比其他人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怕的是像大学一样过度自我满足与放松,过度相信这个看似简单的世界,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甚至怕自己以后演一个新时代的放羊娃,在家乡,告诉我的孩子“你以后一定要会来”,孩子的孩子“你以后一定要回来”。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真怕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斗志再次被生活打成一地鸡毛。
我假装了一种生活态度,可我觉得这很重要。
假装喜欢跑步,让我更健康。
假装地铁不挤,让我过了驾考。
假装热爱工作,让我没有丧失写文字的能力。
假装文艺,让我画点乱乱的小画。
假装喜欢做饭,然后有了经典菜式麻辣藕片、可乐鸡翅、西红柿牛腩。
……
所以,如果假装生活能让自己活得更快乐,凭什么不能假装生活呢?
BY 面瘫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