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的来历:龙之后的传说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我们形容女子美到极致的时候总会想到这句话。可是历史上美女虽多,但是真的一笑就倾国倾城的,貌似还只有褒姒办到过。关于褒姒的来历,《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讲的十分奇幻(文言文不好的自动忽略此段):
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於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於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後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
翻译一下:某天夏朝国君殿前飞来了两条龙,并说它们是襃的两君王。夏王遇到这么奇怪的事深感忧虑,赶紧让人占卜。一算,把这龙杀掉或赶跑或留下来都不吉利,又占卜,留下龙的涎沫才算吉卦。夏王懂了,于是将龙的涎沫搜集进箱子里,任龙忙完飞走罢了。
经过夏、商两代后,这个箱子一直传到了周朝。历经三代,都无人敢打开这个箱子。到了周厉王的时候他实在没忍住好奇心,于是把箱子打开了。这一打开,浆液便流了一地,而且怎么刮也刮不掉。厉王急的没办法,只好使出杀手锏了!让美女脱光了衣服,围着这滩神物跳舞。没想到居然很奏效,可不曾想到后宫一个童妾不小心沾到了涎沫。于是没几天还没结婚的童妾就怀孕生了个女娃,心里害怕的她只好把这女娃给丢了。没想到这女娃命大,被一对贩卖弓箭为生的夫妇捡到,他们最终带着这个女娃躲到了褒国。而这个女娃就是褒姒了。
而后褒姒按照当地习俗取姓褒,名姒。在褒国慢慢长大后,变成了一个国色天香的姑娘。但如此美女不发生点意外是构不成剧情的,这时候褒姒的父亲被周幽王给关起来了,这一关就是三年,于是褒姒的哥哥为了救父亲就把褒姒献给了周幽王。
褒姒成名故事:烽火戏诸侯
国色天香的褒姒嫁给周幽王后深得周幽王宠爱,老来得此美女,周幽王是把褒姒含在嘴里都怕化了。可就算是这样,褒姒却也总是皱着眉头不曾笑过一次,害的周幽王也整天心如猫挠。这时著名奸臣虢石父出馊主意了:“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建了很多座烽火台。灯敌人打进来了,点燃烽火,邻近的诸侯瞧见便会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大王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把戏,一定就会笑的”周幽王拍手称好马上照做,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褒似瞧见从千里外奔赴来得各国诸侯满头大汗赶来却发现啥事没有,于是开心的笑了。
褒姒虽然笑了却气翻了各国诸侯,他们再也不想更周幽王玩这无聊游戏了。于是狼来了的故事有了鼻祖,当犬戎真的打过来时,周幽王再点起烽火诸侯们早已经不信了,倒霉的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褒姒也一下成了自妹喜以后,第二个红颜祸水的典型。
史实:周幽王亡国的真相
上面两个关于褒姒的故事都记录在了史记等正史中,这让人们在很久一段时期内认为它们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最近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烽火戏诸侯”之事提出疑义,并认为这事是“委巷小人之谈。”那他这么说有点依据没?当然有了。
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时,发现竹简上的记述与“烽火戏诸侯”故事有所偏差。清华简记载,周幽王原来是因为自己主动进攻申国(他前王后的母国),申侯(他老丈人)联络戎族大败周幽王而使西周灭亡的。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压根提也没提。所以史学家们断定压根没这档子事。
亡国之恨,锅总要有人来背
且不说褒姒来历这么奇幻的故事悬的不敢信,烽火戏诸侯这样的故事编的也实在是有欠诚意。一个女人不笑可能是笑点太高,那既然笑点高,一群人跑来给周幽王点烽火助个兴她就能笑了?所以褒姒不笑只是讲故事的一个梗罢了,为的是给周幽王亡国找借口,用这个故事来作为西周亡国的原因。
亡国之恨总要发泄啊,锅也一定要有人背啊,不巧的是西周亡国后东周还撑了几百年呢!所以这个锅不能完全给周幽王,毕竟东周的君王们都还是他的子孙。那这个锅天然的就落到了褒姒身上,这个女人可是害的申后丢了后位,害的周平王差点挂掉的毒妇。但是她除了干了这点缺德事外,貌似也没什么别的伤天害理的事可以说了,再说宫中斗争这点事也不值得人们大惊小怪。
那怎么办呢?编个有戏剧性的故事呗,于是“烽火戏诸侯”就这样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没影的故事,让周幽王的昏庸被淡化了,让周平王的外公带着犬戎灭掉西周的罪过不见了,有的就是褒姒红颜祸水的教训。而后西周灭亡,褒姒被犬戎掳走不知所踪,这么一想我还真是同情褒姒呢!跟着周幽王身死国灭不算,等死了还要拿名声帮周幽王背亡国之罪。
——END——
258��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