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一冬天很少露面的雪花在春节之后光临,纷纷扬扬的雪花缓和了旱情,舒展了农民焦虑的眉头;冷空气的来临击退了病毒的肆虐,欣慰着陪孩子输液的父母的心;但每到这时,就能从早间新闻里看到医院骨科病人骤增的报道,儿女们一个个电话打回家,都是叮嘱老人不要出门,以免滑倒摔骨折。
看来,在一般人的意识中,骨质疏松一定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但实际情况呢?
“知道自己的骨密度情况吗?”这也是在营养课的时候我常问的问题。很多人在对我摇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去了解自己的骨密度情况。常常是有人因意外摔伤以后,才在拍X片时发现已经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
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骨密度在35岁前达到理想的峰值,当进入更年期以后,才能因有充足的骨量储备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我们已经习惯按常规要求进行检查,但很少有人关注过自己的骨密度(骨量)。要知道,人的骨密度应该在30~35岁时达到一生的最高值,无论男女,到了35岁以后,骨量的流失都会慢慢开始,并逐渐超过骨量增加的速度。
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大家例行体检,让埋头工作一年的我们,有机会了解身体的零部件是否正常运转,这应该成为全社会推广的良好健康习惯。
去年的公司年度体检中,我和几个同事都做了骨密度检查,其结果很值得我们思考。几个人中已经出现骨量减少的人并非是年龄最大的人,而是年纪最轻但平素对营养补充最不屑的段老师。
“啊?为什么呢?”对着报告瞪大眼睛的段老师喊出春晚小沈阳的经典台词。
看看清晨在公园里健身的多是哪个年龄段的人?是老年人。
体检过后,更多同事开始关注起自己的骨密度,办公室里几个相对年轻但骨密度报告类似段老师的人,都开始反思起自己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了。
这就不奇怪了,先进的生产工艺让钙离子与蛋白质很好的结合,借助蛋白质载体的作用,让钙离子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看来,我也需要调整我的补钙方案了。
“知道为什么我的骨密度非常棒吗?你们只是在补钙片,而我已经坚持多年补充高钙蛋白粉了。”
“看看我的。”兴高采烈的同事丽英把她的骨密度报告拍在我的桌子上。她的骨密度居然在正常高线以上,按此推论,到80岁她才会进入骨质疏松的行列,太让人羡慕了。
“呵呵,看来补钙还是有帮助喔。”我在庆幸自己这几年的坚持,按测试曲线几年以后我才可能进入骨量流失的行列。
比她要大十多岁但每天注意额外补钙的我,骨密度在正常值中线和高线之间。
看看餐桌上的饭菜多半是青菜、豆腐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还是老年人。
从几张骨密度报告,我又想到孩子的骨骼健康。
如果担心老年时的生活品质,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储备营养和健康,增强自己的骨密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虽然年轻的身体现在还没有发出报警的信号,但健康的储备已经开始在亮红灯。我们常说现代人,年轻时玩命挣钱,年老时花钱买命,人的身体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生很多变化。
这里反应出一种社会现象,那就是越年轻的人越不重视自己的健康,他们热衷减肥,很少户外运动;热衷电脑,热衷快餐,甚至嗜烟酒和浓咖啡……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洋快餐、冰激凌,喜欢喝可乐等,当我们摄入大量动物蛋白、高糖、高脂时,会酸化身体的内环境,钙质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为了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身体会自然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维持酸碱平衡。酸性体质除了让人疲劳、烦躁、易感冒等,会直接导致钙质流失增多和骨质疏松。
美国纽约长岛基督教著名儿童医生内维尔(Neville H.Golden),以460名青少年为骨密度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常喝汽水者比不喝汽水者的骨折纪录者高出2倍,常喝可乐者更高出3倍
大约在青少年时期就完成了骨密度峰值的40%~60%,如果这期间有因素干扰到骨质建立,或是钙质摄取不足,将来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机会就会大增。
内维尔医生劝告人们,或许我们不应该再将骨质疏松症视为妇产科疾病,或是更年期才有的疾病,因为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将会有更多“青少年型”的骨质疏松症病例。
为我们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我们是否要继续疏忽?我想,答案已在各自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