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岁月如梭,有人说岁月静好,可岁月不管不顾的过去一年又一年,没有不好,只是留念!
高中毕业晃眼就过去15年多了,当初我们各自上着大学,同窗三年后只得各奔东西,自此同为异乡客,又为相思人。异乡他地最是伤情,老话说得真“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闲暇之余我们又难免陷入处异地怀旧友的情绪,可做的只是电话联之,笔信通之。就这样我们无意识的维系着过往的友情又排解着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如此过去几月甚至一两年,只是人终究会是善忘的,当不断经历着新的人和事后,我们逐渐坦然的接受着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又有了曾经同样的笑脸和欢乐,自自然然的就会与过去有所告别。但过去那一切只是被新的生活所覆盖而淡忘,仍深藏于内心的温软处,待到春暖花开时必然又会生长发芽,绿叶攀枝。
1
我是1998年上的衡东县第二中学,市属重点,在那时尤其是我家那边算是考得不错的。记得第一天去学校报道还是我爷爷带我过去的,学校所在地在杨林镇,离我家有差不多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关键还得转至少三次车,也算得上是百里迢迢。
我记得那时进校门右手边是学校行政办公楼,一层的房屋,简朴得很,医务室也在一起;左手侧也是一层的平房,开学时我们领住宿生活物品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平日里也做过教室和体育用品室。沿着校门这条道一直可以到操场,道路左侧首先进入些就是女生宿舍楼,从来没去过;再往前,树荫林立,左侧又分布着两栋高中部教学楼,其中一栋新的,我们入学后一年后才投入使用,右侧则是初中部教学楼。
2016年高中毕业15周年聚会时随手拍高中部教学楼一角
如今的教室
操场不算大,环绕着400米的跑道,中间有个没植草的足球场,我不少同学可爱好了,学习之余就会去奔跑极尽疯狂。操场右侧有些体育训练设施,一般学生也就上体育课时动动,体育生们则每日里几乎都会去那做准备和训练。再往右有条小道可以只通前面的教师宿舍楼,算是我们学校教师宿舍中最好的一栋楼,宿舍楼前还有蛮大的地盘,可惜没装路灯,老师们住家休息时倒是可以散散步,天气好还可以晒晒衣物被褥的。在靠近这栋宿舍楼左侧尽头的位置有口水井,虹吸原理的,那时我们晚自习后必然要去那边洗碗筷,洗漱之类,没有路灯只能借助老师房内漫射出来的光线,乌央央挤着一堆人。由于人太多又都年轻,少不得因为用水起些争执,我记得就因为这打过好几次架,黑漆漆的,甚至不知道和谁打过的。
如今的跑道
从教室宿舍楼往回走不久就能到达学校的实验楼,四五层楼,后期新盖的,物理化学实验课都在这上,还有计算机课之类的,反正那时觉得是一个高大上的地方,只不过也没去上过几次课。实验楼的对面就是之前说的初中部教学楼。再往前左侧一小楼连着食堂,平日里就是后勤办公场所可能还作为食堂的仓库之类,只是一般人除了充值饭卡都未曾进去过。小楼的对面有个类似小花园的圆形门,想着以前可能有些景致,可惜那时候貌似只是堆放垃圾了,内里有着一口池塘,那时池塘侧还开着芙蓉花,却也算得一景致,如今却是没了。
充饭卡的小楼
食堂就一层,层高应是有五米左右,卖饭的窗口还是很多,窗口前是一带雨棚的小坪,我们买饭就在这排队。那时候各班级轮流值日监督大家排队买饭,安排的同学都得戴一红袖招,值日的人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不排队又提前吃饭。买好饭一般同学们可以去对面的礼堂就餐,说是礼堂只是因为高,很破旧,又没凳子的,都站着或者蹲着。这礼堂倒也开过几次大会,比如开学典礼,军训大会,毕业大会之类的。但是到了我们高三的时候,这礼堂兼食堂的地方却已经成了危房,估计很早之前就是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不过吃饭还是只能待这里,那时候可能不让带饭去教室或者宿舍,一大片人或立或顿,说着话,倒也是难得一见的热闹。
穿过食堂这片区域,沿小路又有几栋平房分布在两侧,左侧隐约记得可能是开水房,右侧拐到另一小路上则是小卖部,那时候封闭式管理,小卖部可是我们每日必去的念想处,现在倒是不记得当时买过些什么好吃的。
再往前就是礼堂的后边,有一篮球场和一乒乓球场,隔路相望。顺着两个球场的小路上可至校门内侧处,路两侧就在球场的边上各分布着一平房的教师宿舍楼,独门独前室的。我记得我高二高三时的班主任就住在这。沿路往下走则会遇到一栋三四层楼的砖房,早期的实验楼,其余的用途现在都记不起了。这栋楼从中开设置了一个通道,过去就是我们住了三年的男生宿舍楼了。从男生宿舍楼左侧可以顺路下到当年我们的露天浴场,浴场边有一破房子,就是我们穿内裤洗澡后换干净衣服的地方,外边近处就有一高高的水塔,全校的用水都是从这里中转,水井也就在下头。
从水塔侧有路可以上去七八米的地方又是一教师宿舍楼,我们高二还未文理分科时的班主任就住这,后面分科分班后我就到了别的班级,他也就不再是我的班主任了。我记得我曾经分配的卫生包干区就在这里,有次做卫生是好像那时候正是女足世界杯,老师们很激情。
二中学校其实并不大,不过就是那几条路那几栋楼,尤其是生活上一段时间后我每个地方都去过,每个地方因此而熟悉,更觉得她的小。如今虽已过去十五六年了,回去的次数也少,但那里毕竟承载着我们少年时的许多梦。也许如今思来确实有些遥远,可每次想到时又觉得一切是那么的近。
2
那时的生活条件确实是很辛苦的,由于是封闭式管理教学,所以走读生很少,多是寄宿的。
我们那时候就一栋男生宿舍楼,不记得是四层还是五层了,就一个出入口,现在想来肯定是不满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我们每天晚自习大概结束于九点,然后留着一个小时让我们洗漱准备睡觉。晚上十点一过宿舍铁门就一定会准时锁上,想出去只能是跳楼了。我倒是记得真有过同学跳楼,好像是因为生病难受。现在想来还是满可怕的,就一个逃生通道还被锁着,又没有紧急联络方式,消防设施也没有,万一有个火灾意外,不跳楼还不得死翘翘。还好那三年我们一直安然无事并好好活到现在。
如今回想起过去宿舍的生活,最能记住三件事:一是尽管学习紧张,休息的时间少,可每天晚上我们必然天南海北胡说八道到凌晨一两点。二是宿舍每一层就一个公共厕所,却要管着上百号人排泄,晚上去厕所必定被那浓度极高的氨气熏得直掉眼泪,绝不敢久做停留。三是小小的一间宿舍住满了17个人,冬天挤挤好取暖,可夏天就靠楼板下吊着的两扇电扇简直是对人的极度考验,无论靠近风扇与否,早上一起来必定是人人席子上有个清晰的人形印。
现在每每想起过去的那些日子就会感叹当年自己怎会有如此的生存能力!不过环境虽艰苦,但也乐趣不少。记得那时男生宿舍楼其实已是校园的边缘,宿舍楼下一层是临街商业铺面。所以那时我们除了每日夜话,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依着窗户,扯着嗓门与宿舍楼下卖西瓜的商贩砍价买西瓜。不知那时为何名作“雪瓜”,可能是因为炎热夏季确是解暑之良品吧。经常两人或三人等买一不大的西瓜,大不了,窗户有铁栏杆,谈好后,我们从楼上垂下一绳子吊至板车上,货主就用一小竹篮把西瓜装好,我们就把篮子拉上来,再放下篮子,如此几次。大热天有着西瓜吃确是乐事一件,即便不是冰过的。如今这样的日子肯定是过不了了,开着空调都觉得热,天气变了,人也变了,也许还是应了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那时除了宿舍条件艰难,食堂是处危房外,澡堂则是我未想到过的奇葩。
我们那时的澡堂居然是露天的,就一面单墙耸立在室外,近处是水井水塔,墙根处设有十几个水龙头,大家排着队拎着桶洗澡。夏天这样洗那还是很舒服的,凉水覆身,清风拂过,恰是炎热季节的好时候,每每都是乐不思蜀,却不得不回应后面同学的催促声。
夏天是好,可冬天就是另外一番景况了。我记得冬天第一次去洗澡,拿着衣服还是拎着桶,因为澡堂处较低,我们从宿舍出来路上远远就能看到澡堂的情况。那时远看澡堂如仙境,尤其是那面墙附近,水汽升腾,弥漫四溢,顿时就觉得温度上升了好几度,寒意也祛除了好些。可惜临近一问才知道,压根就没得热水,不过是被气血方刚的年轻男人的体温蒸腾而起的壮景而已。
那时已经下过雪了,洗澡却要下巨大的决心,下了水的猛士都是早经考验的学长们,我甚是佩服。不过对于洗澡倒也没有犹豫太久,一是澡是肯定要洗的,二是大家都是男人面子还是要的,三是既然如此的热火朝天又怎能不积极参与呢。所以鼓起一股勇气,总不至于会死的。索性来下恨的,接满一桶井水,猛的从头淋下,自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倒也恢复得快,刚开始寒冷入骨,之后就由内而外的皮肤燥热,好不舒服,痛快!
之后在高中时代无论夏冬几乎都是一律洗冷水澡,除了高三时候新建了澡堂偶尔去堕落下。几年的冷水澡不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还强健了自己的身体,可惜大学后没有坚持。人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很快就会“变质”,到如今即便在夏天不热的时候,我也只能洗温水热水了。
高中时代每日都是紧张,即便是刚进校门的高一,有着无尽的学习任务。还好人年轻,各种潜力压一压总能很快适应承受。日子虽苦,但从未觉得烦闷,我们有我们的开心方式。如今想来只是觉得那时过得太快,以至于我好些人和事没有好好记住,只能是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