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叶产地:“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光州、义阳,即今天信阳一带。
苏东坡贬居黄州,途经信阳,对当地在青山绿水颇为留恋,并留下诗句: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传说品完僧人泡的的茶后,苏东坡忍不住赞誉“淮南茶,信阳第一”。
到了当代,信阳毛尖又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有何特异之处?
由于和岳西同处大别山区,距离不远,离开岳西后,我们便出发前去信阳商城县,访一下名闻古今的信阳茶。
商城县,位于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为信阳毛尖主要产区之一。商城“山重水复,素号岩疆”,雨量充沛、环境优良,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当地盛产茶叶、茶油、板栗、葛根、猕猴桃等多种农产品和山货。
到了信阳,见了信阳的朋友,才知道酒分清浊,原来绿茶也清浊之分——
到了产地,才发现不光普洱有六大茶山之说,绿茶照样有一山一味的分别。
商城朋友介绍,当地绿茶一般有大山茶、小山茶之分,大山茶不同的山头,也有苦茶、甜茶之分。像金刚台出产的高山绿茶属于苦茶,“味浓、香足”,深受本地茶客推崇。
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世代做茶的老邓。老邓家在大别山金刚台山林深处,家里大概有200亩茶园。为了自家茶叶销售,在县城开了家茶叶店。由于山里交通不便,一般采茶时节回去采茶、制茶,茶园整理的时候回去一下,其他时间就住在县城。
老邓听说我们想去山里,便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老家,并且自告奋勇做向导。于是,朋友开车,老邓做向导,我们去往老邓老家——金刚台方向进发。
随着山势升高,到后来只剩这一车通行的水泥小道
幸好没有遇到会车的情况
前面的红砖房子,即为老邓的家
平时无人住宿,但院子看起来挺干净整洁
站在门口,看来时的路,隐没于山间
山上,一道道的,便是茶园
去往茶园
路边全是茶树
从老邓家茶园望去,山间重峦叠嶂
半山腰处的茶园,井然有序
大叶的为引进的外地品种,芽叶肥、产量高
小叶的为本地茶叶,芽叶偏瘦,但香气浓郁
“为什么山顶上没有茶树,茶园只开在半山腰?”
我问了老邓,老邓说再往上因为海拔高、冬天冷,茶树就不会长了。即使这样半山腰的茶,在有的年份,也会有部分冻死。因为茶树本来就不容易有病虫害,像这边山上的茶,由于过冬天冷,病虫害就更少了,也就不存在什么农药茶之说。
老邓眼中的好茶园,有桂花、有松树柿子树、有板栗、有油果
下山的时候,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山路狭窄,仅容一车通行,一边是山石陡峭,一边深沟限壑。如果冬天下大雪,山就封闭了。遥想古时,还没有如今这样平整的小路,山民生活该是如何艰辛?那时的秀丽风光,在文人眼里如风花雪月一样充满情致,但在生活在其中的山民来说,在秀美之外,更多的应该是艰辛和隔绝吧!
较矮一点的山已被伟大的农耕民族充分利用
提醒行人注意安全的路牌
这里是一个急转弯,直着往前,就是深谷。
要时刻准备着刹车和急打方向盘。
顺着往下,上面的小溪已经渐渐汇成河流,在山间蜿蜒而下。
终于到了有住户的地方,一路悬着的心也安静下来。很少走山路的我,回想刚才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小道,车轮压在道路边缘,往外一点就是悬崖深涧。到了这里,看到几只小鸭懒洋洋地躺在路上,旁若无人地晒着太阳,仿佛重回人间,刚才的种种,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