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八和钱有关的部门》中讲到了央行的一大功能:最后贷款人——这个概念是由《经济学人》的总编沃尔特·白芝浩提出——也是全世界央行的共识。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6-2014在任)便是按照白芝浩原则应对金融危机。
白芝浩原则:在金融危机时,银行应当慷慨放贷,但只放给经营稳健、拥有优质抵押品的公司,而且要以足够高的、能吓走非急用钱者的利率来放贷。
伯南克认为,在恐慌时期,中央银行应当大量放款,只要找上门来的人有安全的抵押物,以便央行确保能收回贷款,就可以放款给他。此外,中央银行还应征收惩罚性利率,这样人们才不会利用这种恐慌局势来占便宜。人们愿意支付较高水平的利率,这表明他们确实急需现金。如果中央银行按照“白芝浩原则”行事,那它就可以平息金融恐慌。如果没有中央银行这个最后贷款人,那么很多机构就不得不破产倒闭。如果它们不得不贱卖资产,其他银行会发现自己的资产也在贬值,这将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于是,恐慌会通过担忧、谣言或资产贬值等形式,蔓延到整个银行体系。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59讲中提到商业银行有两种困境:流动性风险(金融恐慌引发的挤兑)和经营不善,遇到第一类风险央行应当出手相救,面对第二类问题让其自生自灭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但现实问题往往是两种困境的结合。金融危机时,政府该不该救市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电影《大而不倒》为我们展示了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时做出的两种不同选择。
出场人物介绍
No.1 政府代表:财政部长保尔森(高盛前CEO)及他的智囊团
No.2 民间代表:巴菲特
No.3 各大银行/投行: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林证券、贝尔斯登、美国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以及核心角色莱曼兄弟
No.4 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有美亚保险)
莱曼兄弟的救助行动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数家公司因涉及大量房地产业务而岌岌可危,都在寻找买家补上救命的血源。《大而不倒》正是从美国第四大投行莱曼兄弟的救助行动展开,莱曼兄弟正面临股价暴跌,投资人撤资,公司破产的窘境,这次救助行动注定不会顺利(不然也不会拍成电影了)。
莱曼先是通过财政部长保尔森联系巴菲特注资。巴菲特出价40每股9%的分红收购优先股时,莱曼总裁福尔德拒绝了,因为他深信莱曼是有价值的,近期股价暴跌是受到被人做空的影响才跌倒了36,前几个月他们的股价可是60+,投资人缺乏的是信心,房地产市场会回暖的,巴菲特这个狮子大张口,我们不要把公司拱手送人,第一根救命金链子不了了之。
(画外音:优先股相比普通股多的权益在优先分配股息,且利率固定,但不具备投票权,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
没关系,还有韩国人抛出的收购橄榄枝,不过人家不喜欢莱曼的房地产业务,计划分离不良资产业务收购其它部分,福尔德硬是要把自家的烫手山芋当金块塞给别人,韩国人怒甩袖子离席,第二根救命铁索say goodbye。
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福尔德太作了,都火烧眉毛了还扭扭捏捏摆出一副高姿态,因为他自认有个保底方案——美国政府出手。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先是做担保人促成摩恩大通收购同样岌岌可危的贝尔斯通,而后直接为房利美和房利美注资。福尔德内心打着小九九:莱曼规模比贝尔斯通高出一个level,对市场的影响力更大,莱曼还是高盛的竞争对手,保尔森是高盛出来的,不帮莱曼,有偏袒前东家的嫌疑,于公于私,保尔森不会置之不理。
保尔森心中也在衡量,如果放任莱曼自生自灭,不知道会对市场的多大的影响,如果救助莱曼,后面还有无数个血口大开的“莱曼”等着投食,华尔街这帮孙子,仗着自己牵连甚广,吃准了政府不敢让其倒闭,可恶!此前救助贝尔斯通和两房,已经被劈头盖脸骂政府花纳税人的钱给华尔街收拾烂摊子。拿莱曼兄弟开刀,向市场宣告政府不会接收所有烂摊子,让那帮孙子认清形势。
但保尔森还是为莱曼兄弟留了两根救命稻草:美国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为此开展了一个紧急的周末救援行动。
周五保尔森召集除了莱曼公司以外的华尔街的大头头们,开会讨论如何妥善处理莱曼。美国银行和巴克莱是主力,但是他们吃不下所有,莱曼的不良资产必须有人接收,政府不会做担保,如果莱曼倒下,其他公司也会受到牵连,他们必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周六,美林得知消息后先出手截获美国银行的收购意向,莱曼兄弟只能把期望放在巴克莱身上。
周日巴克莱银行愿意收购莱曼的优等资产,房地产的烂摊子由华尔街其他公司收拾,保尔森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福尔德召集董事会宣布好消息的间歇,巴克莱的管理部门质疑了这笔收购,表示巴克莱需要30天来征得股东同意,莱曼的股价已经接近0了,3天都等不了,莱曼到了最后时刻仍在期待政府的救援,但是等到的是要求莱曼破产的消息,福尔德召开的董事会最终成为表决是否同意莱曼兄弟破产的会议。
周一,百年老店莱曼兄弟宣告破产。
后莱曼时代
美国媒体和国会都很高兴政府没再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保尔森很开心让莱曼自然破产,他做了万众期待的正确选择。
开心不过一刻钟,道琼斯指数跳水400,信贷市场几乎冻结,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股价大跌,涉及金融和民生AIG资金链断裂,一个莱曼已经倒下,无数个“莱曼”即将倒下,救还是不救?真正的大而不倒已上线。
AIG最终获得了政府850亿美元的临时贷款,摩根斯坦利和三菱合并了,高盛得到了巴菲特50亿的投资,燃眉之急解决了,但这只是窟窿的一部分,保尔森的团队估算14万亿房地产相关贷款,按照5%的不良资产率,需要7000亿,暗中未爆发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阻止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保尔森的最终选择是直接注资给银行,银行再把这些钱贷出去以激活信贷市场。打脸的是,前脚刚拒绝为莱曼买单,后脚就要直接给银行送钱,为了避免被看出是哪些银行有问题,还要好言好语地劝说所有银行接受政府注资:你们早晚会缺钱的,机会摆在眼前,现在不要,后会无期。即便有蠢货此刻还在担心政府注资会限制高管薪资,也不再要求高利率、优质抵押品,只作为没有投票权的股东,强行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只希望银行能如愿把钱贷出去。
2009年市场稳定后,各大银行如数还了贷款,2010年华尔街薪酬总额高达1350亿美元,10家银行占据了美国银行资本的70%,名副其实的大而不倒。
一场金融危机为文艺界贡献了许多素材,各种电影、书籍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的情景,评论家们众说纷纭,有骂华尔街过于贪婪越陷越深,白宫实为华尔街的政府,也有为美国政府正名洗地的,有说应当加强监管避免类似危机再发生,也有说正是因为监管过多导致惨剧。对我而言,只是来看电影学金融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