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木,只顾一己。
【十三】
前几天在翻看手机推送时,看到了一篇名为《姜思达:我就怕别人看懂我》的文章。
知道姜思达这个人是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注意过这个人,甚至有点讨厌,因为他在奇葩说上的怪异装扮和gay里gay气的说话声音着实让我难受。后来慢慢注意到他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辩论与演说,我讨厌他的装扮,却喜欢他的直白与潇洒。
这篇文章讲的是姜思达的不羁,解读他背后的故事,“我就怕别人看懂我”的话语展现出的是他淋漓尽致的豪放与坦荡。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关注了他的公众号——思达帕特。
他曾经在公众号上发起过一个这样的话题:如果让你给10年前的自己写封信,你会怎么写。我不太记得他给自己了什么样的回忆,只是他信中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那年,绿色很多,欲望很少。
姜思达是一个敢于直面如今现实,并且无惧真实揭露现实的人。他制作了《透明人》节目,采访捐精者、采访酒瘾症患者、采访各路明星的背后人物;他走进捐精房、走进北京的AA,走进平凡的世界,走进各种我们不曾触碰也不去触碰的世界。这样的他,说看到了欲望;如今生活,到底存在多少欲望?
其实在我刚刚创立公众号之初,我向好朋友征集了一篇文章,她写的是如今我们都成了精致的功利主义者。她在文章中写到了大学后我们的功利与现实以及大学制度背后的带给我们的“黑暗”。我并没有推出这篇文章,因为觉得虽然她写的全都是现实,并且我也深表认同,可是总害怕太过偏激。可是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只是没有胆量直面欲望,自己的、周围人的、整个生活的。
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可是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不断循环的欲望。欲望充满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个国家、一座座城市、一个个人。街道上车水马龙,胡同里一家家的商业店铺,带来的是繁华,带来的也是冷漠。
旧时代的老北京充满韵味,胡同里的叫卖声、四合院邻居间的聊天声,这些声音装点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朴实无华。那个时候生活不富裕,马路上的车很少,斜街里的人很多;春天树上的绿色很多,人们的欲望很少。
如今,我无法讨论整个社会的现状,毕竟这个社会乃至整个生活不是我应该讨论的范围,也是我没有能力讨论的范围,它们的范围太大,而我无权随意定论。我将圈子缩小到大学的生活,缩小到我们的身边。
其实大学早就已经是一个被人们说烂了的话题,可能它在中国的地位实在是很重要,也可能是它真的包含着太多的东西,有足够的话题供我们讨论。
大学在我的眼里是一个好也不好的“世界”。
我喜欢大学,因为它有自由之精神之思想,这是一个限制很小的平台,我可以尽情地表达我的想法、可以随意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大学里的人很多,可是需要我解释的人却很少,我可以保持着自己的想法行走、生活在这里。我喜欢大学,因为它有足够广阔的天空,我可以学习我想学的知识,和我喜欢的人相处。这时候的我,觉得大学很好。
我不喜欢大学,因为它看似自由,却也给了我最大的约束。我要接受一些我必须接受的事实与想法,尽管这些想法也许原本就是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可我必须容忍自己将这些东西强加到我的价值观中,而理由仅仅是因为要满足另一些人的欲望。我不喜欢大学,因为它看似自主,却有一整套足够完善的评价体系限制着我的选择,它让我的生活“寸步难行”。这时候的我,觉得大学很坏。
大学的圈子其实同样存在着太多的欲望,因为有了欲望,所以有了所谓的黑幕、撕逼、争吵、冷战以及谩骂与无视。
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的不幸,而可惜的是,我们无法改变这种不幸。就像即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现实也只会让我们默默无语,欲望也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无法痛斥,也无法摆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欲望,理想主义者在我的眼里可能仅仅存在于以前很久远的时代了。我们无法成为梵高、无法成为陶渊明、无法成为一个内心平静与世无争的人。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要痛斥如今社会的欲望与人们的功利,因为无可否认,我也有自己的欲望与野心。只是静下来想一想,以前绿色很多的世界确实美好,欲望很少的心真的很轻松自在。
欲望压的太重,我们行走太慢;心越来越累,我们劝自己劝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