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第六章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
六、 共情:从病人的视角看世界
作者先是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人如果能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看问题,会比较准确的理解另外一个人。
这个道理非常普通,简单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这个道理在咨询中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站在来访者的角度看来访者的问题。
这一个简单的道理,最早是罗杰斯提出来的。
50多年前,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确定“准确的共情”是有效治疗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另外两个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
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个道理很普通,大概是因为这个道理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中,成为一种普遍的道理。
另一个方面,作者提到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在生活中依然十分欠缺。以至于如果能站在来访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本身就很有帮助。
如果治疗师能够准确地进入病人的世界,治疗就能够被增强。仅仅通过被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体验,病人就能够受益很多。
下面问题来了,咨询师进入的标志是什么,进入之后做什么帮助来访者?怎样才能进入来访者的世界?
进入的标志是什么?
是对来访者的理解,能明白来访者的行为图式。
进入之后怎么做什么帮助来访者?
这个不清楚,可以做到的是把来访者的世界呈现给来访者。
如何进入来访者的世界?
这需要准确的共情,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
共情需要表述出来,获得来访者的验证。
在治疗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反应。
咨询师以为对来访者产生影响的话语在来访者那里可能根本没有反应。来访者起反应的语句可能是咨询师无意间说起的。这些不精准的语句对应在咨询中经常发生,效果在不精准的对话中产生。
所有的这些经验告诉我不要假设在治疗中病人和我会有相同的体验。当病人谈到他们在上次治疗的感受时,我一定会询问他们体验到了什么,而且一定总会知道一些新的、没有预期到的东西。
共情不仅是理解来访者的过去,还包括在咨询中双方关系的改变和理解。对咨询中事件的理解及时沟通也是共情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我们不能和来访者共情,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关闭了一些类似的人性,这些人性尘封已久,如果我们不能打开对应的人性,考虑一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