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所有我认识的研究生同学和老师都在为学妹转发水滴筹。
学妹是农村家庭,爸爸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起因可能就是一些特别不起眼的生活习惯,比如憋尿、作息不规律等。
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风险之中,这种风险来自于不确定性。上次有关重症压垮家庭的文章大约是2月份北京中产家庭因岳父患病整个家庭面临的危机,当时朋友圈里人心惶惶,其实在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下隐藏的是每个身处其中人的不安全感。
我们总在讲安全感,其实安全感也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内部安全感属于心理层面,是有关自我建构层面;外部安全感则属于社会层面,是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制度性的因素。为什么当我们谈起“安全感”时,总会代入至内部安全感,探究的大多是自我剖析,而很少谈论起外部的支持呢?也许结构层面的深层原因不可触碰,而表层原因,比如父母支持等,听起来又太像抱怨,这一代人的压力真大。
但自我的苛求尽管能起到一些缓冲剂的作用,但这种生活的风险不会因为我更明白如何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而有所减轻,它只是被隐藏起来罢了,等你差不多沉浸于生活工作的琐碎的时候出其不意的给以暴击。
所以一旦有个引子,这种不安全感就被引爆了。
同样这种不安全感时刻都围绕我的周围。甚至在日常生活里我也没办法装作潇洒,普普通通的一天总在“什么时候会有个倒霉事”的忧虑中惶惶而过。这导致我没有办法去享受生活。我没法像老蒋一样,对一只标价好几千的小猫咪一见倾心,非得买回来不可,也没法像他一样,会在每一个假期筹划去哪个牛逼的地方感受山河壮丽。这样子的生活真是很辛苦,谁想着把自己的青春锁在十几平的出租屋内呢?
回到学妹。她的爸爸突然患了重病,在大家的支援之后我产生了某种恐惧:我可能像她一样不幸,但不会比她幸运。她在短短的时间里其实基本要筹够了医药费,对我而言,我没有这个自信在这种情况会有运气取得这些帮助。
得靠自救。
看某个付费课程的时候,讲到保险是人类社会应对风险的极好措施,它将人生可能性区间[-100,100],变成了[-50,100]。所以还没有正是迈入社会的坎儿的我,即将开始琢磨起来人生和生活的种种过法。其实挺好的,第一次感觉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是可支配的,以前的我思维太过僵硬,按照社会的指针去走自己的生活,不能说不好,但很多时候为什么这么做都不清楚,还怎么说活得自己的人生呢。
小心翼翼,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