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写的,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研究,通过对话的方式,把青年人内心的困惑,通过和哲人的对话中一一解答和疏导。
每隔一两年都会重新翻看这本书,正如书中所说用自己年龄一半的时间来学习,才能真正懂得以及实践书中的真谛。也就是说我现在三十岁才阅读这本书,要真正实践里面的哲理,把贯穿在自己的脑海,指引自己的行为最起码要十五年。鸡汤之所以没有作用,因为要一口一口喝下,而且要长期服用,等到它转化为身体的营养,才慢慢懂得它的价值。
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
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
你是否认为人生的意义越来越模糊难见?
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有很多的点一下子焕然大悟,可是有觉得哪里不对,如同书中的青年一样。我只能简单地挑几点谈谈我的感受。
一,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
像书中的青年一样,我们都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来自于各方面的人的压力和困扰,在意着周边人的眼光是如何看待自己。感觉自己总是按照父母的想法,按照上司的想法而活,没有自由,也无法获得内心的喜悦。
我们以为这种顺从其实是活在别人的想法中,以为自己的服从可以换来他们的认可,以为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想法,但并不是这样。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心理特征。我生活的家庭环境也这样,从小父母就喜欢安排插手所有的事情。长大后按照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读书,考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却活得不开心。我们总以为这是一种孝顺,或者这种服从可以换来他人的喜悦和认可。但其实这是一种人性的弱点。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因为不想被别人讨厌,而在别人的想法中寻求认可,这是一种欲望的倾向性。就像一块大石头从山顶上滚下来一样,如果没有勇气去克服反抗这种倾向性,就像滚落的石头一样,慢慢被磨平到没有菱角。
所以我们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去斩断这种人际关系的束缚。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的想法不明确,或者不愿意花心思和力气去思考,没有勇气去争取,才会选择最不费力气的方式,那就是接受别人的安排。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只要自己改变了,周边的世界也会跟着改变。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所以最应该关注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想要摆脱这种人际关系的困扰,最重要的是要区分个人课题与他人课题。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是自己的课题,别人是否讨厌自己,那是别人的课题。这样说可能很简单,但是要真正执行,却很困难。因为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二,共同体的概念
从上面所说的,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在别人的认可中实现的,而是在于对他人的贡献感。所谓的贡献感有两种标准,一种是行为标准,一种是存在标准。
所谓的行为标准就是以结果为导向,像父母会对子女产生各种期望,子女只有按照他们的标准,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找份好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这种就是行为标准。
反而在子女小的时候或者是生病的时候,只要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好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价值,这就是存在标准。运用行为标准去看待一个人,其实是在减法。如果用存在标准去判断,那么只要这个人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其他行为都是一种加法。
不过这一点说是简单,要做到确实很难。
三,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一直以为人生是一条直线,总是按部就班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我们总是在实现一个个目标。如果没有到达山顶,路途的经历就没有意义。
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人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一个个刹那组成的。每一个刹那,也即是此时此刻,都存在着它的意义。就如同去旅行一样,一旦收拾好行李出发,就已经是旅途的一部分,至于能否到达目的地,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不需要用目的地来束缚自己。
这一点其实我也一直在努力,因为我确实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例如学日语,学泰语,写作,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取得成效,我有时候也会用目标为导向,强迫自己要以目标为导向来学习,忽视了学习的乐趣。而且因为学无法致用,导致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怀疑,这也是我所要学习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