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人民日报发了篇文章:最新70城房价出炉!这些城市迅速降温!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11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5个百分点之间。
关于房价的走势,基本是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统计数据,关于这个数据的价值及缺陷,我最喜欢的马光远老师都有过详细的评述:
不管如何,按照这个数据去判断房价走势或者买房,就麻烦了。
中国的房价跟油价有点像,上涨的时候如火箭,下跌的时候就如滴水。
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北京、杭州、成都住宅价格都环比下降,未读广州出现环比上涨。这估计是房地产历史罕见的稳定数据。
被政策抑制的房价,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趋势,房子价格历史告诉我们,上涨快,下跌慢。
2
昨天腾讯一条消息让全公司人也讨论了起来,一人从一百万跃身成为五千万身家,只用了两年,原因就是他敢于去贷款买房做投资。
中央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话引起的争议和引起的共鸣几乎差不多。因为在很多国家,房子除了居住属性,其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是大家公认的,但的确,如中国人一样对房子趋之若鹜的,还真不多。
从现实的情况看,我们还真不敢就理直气壮地说,“房子是住的”。
毕竟中国的房子绑定着太多必需品:户口、教育、医疗。
其实,住建部的数据一出来我就把目注意到我得家乡惠州,惠州环比增长0.5,貌似是稳定。
但马光远老师指出要了解房价唯一的经验是:亲自跑楼盘,和房地产中介保持联系,经常假装去买房,了解价格真实变化。
昨晚朋友便转发了当地论坛去实际了解各大楼盘的最新价格,看到如此,朋友忍不住气愤地发了条朋友圈,能啃老还是得先啃老,要不然数据证明,错过了,就没法啃了。
3
我们在买房子的时候,买的是什么?
过年的时候,和朋友在聊买房的事,毕竟大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而立之年。
朋友是个公务员,他说他情愿花比较高的钱去买市中心的房子,哪怕是很老的二手学区房也不愿去一些郊区买学位不好的新房。
学区房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居住,而在于孩子获得的入学资格,是一张船票。这种船票的价值不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与入学资格的捆绑导致的价值重估。
城市的中心聚集着好的学区,好的医疗环境,这是郊区短期内很难改变的。这意味着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是福利高地,这些房子都具有稀缺性,买这些地带的房子,不过是为一张船票而努力。
果然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房子在那头。
青年很忙,一直租房,青年很忙,幻想买房,青年很忙,打工买房!
你呢?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