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变迁与规则#第一章 社会动物
8 原始敬畏和天理法则
原始人类和原始动物的生存生活,其实都是共同努力相互适应自然环境的状态。我们从现实观察蜜蜂和蚂蚁王国的组织情况,可以推测原始人群最初始分工协作的角色状态,因为这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没得选择的必然行为。而在族群要面对在大自然的生存、生产、生活,内部少不了处理各种各样不可回避的事务。诸如:谁负责寻找食物?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栖身环境?如何应对风雨雷电?怎样对付凶猛野兽袭击?如何相互合作的完成获取食物?如何分配食物、食用食物?如何相互沟通和对待?如何协调内部关系?如何统一行动?如何成为首领?如何与其他原始人群相交相处?等等。
在地球上的任何区域生活的原始人类,基本活动情况应该都是接近的。在这一阶段的原始人之所以非常默契地服从族群的规则,很自觉遵守族群约定俗成的各种要求,一方面是因为这时的原始人都生活在小群体中,相依为命的状态,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共同饮食起居,共同生产劳动,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其他所有人的视野之内。一旦有人违反规则,不管是违反习惯成自然的规则,还是违反群体认同的规则,立刻就会被其他人发现,受到大家的责难。另一方面,这些规则也是生活经历的日积月累,基本上应该都是自我保护和相互协作的配合,靠老传幼,长带小,耳濡目染形成的习惯习俗而已。所以,在趋利避险的本能下,这个阶段基本上就很少有人敢于不遵守规则;因此这个时期的规则,可以说都是出于本能的族群自我保护意识的规范表现。我们称之为自然(天理)法则,就是为了自身和群体生命存在的需要,原始人类大家都自然而然认知和必然遵守的适应自然规律的天然规则。因为不遵守这样的属于自然的天成规则,是必定很快受到自然环境和族群同类严酷责罚的,难以继续生存生活下去。由此可见,这时的人更显得生而平等,共同相抱相依,自然本能地遵守着规则的。这个时期人类认知和遵循的规则更多是以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为最基本最直接的准绳。原始人类在充分享受着自由和平等的同时,却又得随时随地防备着各种生存危机的出现。世界上许多原始氏族和土著族之所以都有禁止砍伐水源周围的草木,禁止在河流、泉水附近大小便和野合之类的规定,就是害怕会因此而遭受水神的报复;往往同时也有对火有各种的禁忌,如不准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或用刀、棍向火中乱插等,也是畏惧火神的惩罚。再如世界上的游猎民族通常有在狩猎期接触女性的禁忌,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学者谢苗诺夫说:“凡存在这种狩猎性禁忌的民族都深信,在整个这段时期内节制性关系是打猎成功的必要条件,违反了这种禁忌必然会遭受挫折。”还如世界上的采撷民族或农耕民族往往禁止在山中乱砍滥伐,是怕触怒山神,影响山珍采摘,谷物丰收、牲畜兴旺;之所以禁止乱放扁担、不允许妇女跨过扁担,就是相信前者会使肩膀生疮,后者认为妇女产生阴毒;之所以禁忌踩踏农具、向农具吐口水和烧篮子、烧木犁之类,是相信这样会生畸形孩子或缺手的孩子。种种禁忌一直以来祖祖辈辈传承给子孙后代。
而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维护生命和繁衍自然是检验规则最现实最灵验的判断标准,因此在各种活动中大凡对生命有助的事物自然就成为了崇拜对象,比如性器崇拜、生殖崇拜;同时也必然会遭遇许多一些危害性的事物,或者给人们带来坏结果甚至于是灾祸的做法则遭到严厉禁止,成为原始禁忌。原始禁忌也就成为否定性的原始规则,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约定俗成的,更可能是根据经验教训直接归纳出来的。因为如果某种做法所导致的后果是严重而惨痛的,原始人就不会重蹈覆辙,让危害反复发生。只有后果危害不是一下就能看清的事情,才会是逐渐约定俗成归纳形成禁忌。原始禁忌的种类不一,但起因都是从预防对人们的危害开始的。原始环境下,原始人的寿命普遍很低,这样的一些注意事项就基本靠长老口口相传,一代代传承。
原始人类的敬畏和崇拜还在于对未知力量或者说神奇力量的好奇,这一点和现在的孩子是一样的。而长老或者善于观察思考寻求自然界规律的先人,总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现了某些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只要人们在生活习惯、劳动方法上稍加变动即可适应,有的甚至还可以为人们左右,并使其为己所用,或避其伤害,或变害为益。例如下雨,可以用树叶来遮体;刮风,可以躲进山洞;渡河,可以借助浮木;猎击,可以捕获鸟兽;采撷,可以获取果实,诸如此类等等。这样那些特别擅于观察总结的原古人就成为远古时代的巫师,他们成为人类最早的知识阶层,被认为能通神,与鬼神对话,上达民意、下传神旨;可预知吉凶祸福,除灾祛病;还能从事征兆、占卜,施行招魂、驱鬼等巫术。他们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在某些场合还被视为是神的代言人。这类人自然享有着十分崇高的威望。对于未知的时空,神的存在自然是最好的解释,一切以神的名义说事也容易让大家接受,假如神发怒的话,就发生地震或风暴来惩罚人,只有在神的怜悯下才能生存,人们对神和使者自然就心存敬畏,百般服从了。特别是对不确定的未来毫无预判能力,对人类来说未来永远神秘莫测,因此古代有预言能力者就无比受推崇,而能把握未来并让未来顺着自己的想法发展才是崇拜的关键。无论是生殖崇拜,气候崇拜,医药崇拜都是这样的情况。
一切野蛮和文明都是在自由氛围中运动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野蛮是自由的,野蛮往往把人类天性方面张扬出来,无拘无束,漫无边际,充满着极大的趣味性。当给野蛮约束,让野蛮在一定范围活动的时候,文明的脚步才伴随而来。好比说原始人群一起狩猎,没有秩序,谁抢到手里就谁吃,这种自由放任的猎食方式是适者生存,而在某些情况下,散乱无序是不是更可能被狼群一次吞没,基于生存本能的要求,原始人肯定会经过争斗和比选推出年轻力壮又富有经验的自然首领,来保护和协调群体; 而首领要指挥和保护族群,必然根据长期经验归纳得出约束和应对办法,明确更加具体的规则,比如禁闭、鞭刑、处死甚至也可能就作为祭祀品供奉了等等,这就是规则的演进。
当然,通过原始崇拜和原始禁忌来维护内部秩序是原始人群渐渐形成的,如祭天、祭地、祭祀各种神灵,可以是猪牛羊等各种牺牲品,甚至也可能采用人祭的方式,就是选择合适的人,采用一定的方式供奉出去。这类供奉食物为主的祭祀方式,应该是当时的食物缺乏,巫师可以借助神的名义一同享用的缘故。在中国古代殷墟朝歌部落遗址,考古学者在就发掘出了许多尸骸,一起出土的甲骨文显示,这些应该是死于当时人类血腥的祭祀典礼。现代人感觉这梦魇般恐怖而悠长岁月,的的确确是人类走过的,这就是文明历史的代价。在殷墟一座宫殿旁边,发掘出一百多座祭祀坑,人骨近六百具。这些尸骨大都身、首分离,是砍头之后被乱扔到坑里。两个坑内还埋着十七具惨死的幼童,这座宫殿奠基时也伴随着杀人祭祀:所有的柱子下面都夯筑了一具尸骨;大门则建造在十五个人的遗骨之上,其中三人只有头颅。陵墓区域也有一座人祭场,比操场大两倍以上,出土近 3500 具人骨,分别埋在九百多个祭祀坑中。尸骸很多身首异处,有些坑中只埋头骨,或者只埋身躯,甚至是可能还有在挣扎中被掩埋的活人。在差不多的年代类似的人祭场所还有不少,比如后岗一座坑内,埋着 73 具骨骸,大都是男性青少年,甚至有十多具幼儿的尸骨。还有如河南偃师、郑州的商代早期遗址,甚至东南到江苏铜山,也都有大型人祭场的遗址。当然在原始人类也应该存在相对比较极端的个例情况,但是各种散落的祭祀活动就肯定是普遍的现象了,客观讲没有当时如此不堪的原始认知,或许就没有人类之后的历史了。比较于自然自由而言,任何的规则总是残忍的,所谓规则,就是对应与社会动物而言,为协调个体、自然、社会之间对内和对外各类关系,以维护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基本约定。因为它的约束力总是伤害个体的自由野性的,然而对于秩序的形成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文明呢;因为存在的现状对于下一个规则来讲本身又是野蛮的,而对早先无规则抢食狩猎物的行为,后来出现的野蛮规则其实就是一种文明,人类社会的正是经过有组织却又出自本能的这种种活动,构成了规则的不断演变。
这时候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就相对简单了,更多的规则应该是体现在处理解决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维关系,特别表现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而且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当然是植物和动物界赖以生存的天地之间的大森林世界了。处在原始游迁状态的原古人族群,他们内部没有明确的辈分和伦理等规则,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纯粹简单,当然出自哪位母亲,是他们明确有认知的,所以只要维护共同的母亲和遵循族群内部拥有直接血缘的基本秩序,这是大家抱团共同求生存的本能,也是最基本的族群规则。在族群内部大家是共同围捕猎物、组织采集、分配食物,相依为命的共同体。但是对于族群外的同类来说,互相之间并不是共有共享的关系,有考古发现原始人类捕获同类做为食物也是通常的情况,一直到部落形成之后杀戮异族的同类还是非常平常的。因此我们说原始人类这种共有共享的共同体是对于相对独立的族群内部而言的,并不是在整个原始人类种群。当然对于同类外族的态度,当时应该也与对待异类动物差不多,既不需要多交往,也不会产生同类之间的情感惜怜。可见原始公有制是存在于一定的范畴的,对于族群外的同类,各个族群一开始就存在各自私有的利益。因此我们认为对这段历史的组织形态概括称之为“原始集体主义”或者“群落共产主义”是不是比称之为“原始共产主义”要更加准确一些。
章节思考:社会动物就是一群扎堆生活的动物种群么?从研究蜜蜂、蚂蚁的世界可以得知,这是个有负责头领、有保障食物、有维持秩序,分工协调,合作周缜的共同体物种群。人类社会的内在组织状态也是同样存在着这样的肌理关系的,这种肌理关系其实就是各种规则了,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类在适应和改变环境中,社会组织肌理关系也会发生演化,各种规则也在磨合中变迁。伴顺着这种规则的变迁,人类演进转化着,有时人们似乎可以改变它一些,有时又难逃它强大的卷动力,一切是那么的难以确定,不可触摸,一切仿佛又那么的冥冥之中,因果轮回。
从我们今天来看,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人类族群在当时的动物世界中也是属于比较边缘的种群。但是,诸如此类的认知往往都是我们基于现在生活环境比较下的认知,有一种恶劣是现代人认为的恶劣。在当时的人类来说,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同样生存着他们的酸甜苦辣,而且当时的采集、捕猎、渔捕等比之现在应该丰富得多,另外是人口不多,生活属于在比较慢散却又劳劳碌碌的状态下。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应该更加无忧无虑,体能也会强壮许多,精神方面甚至应该比现代人要满足快乐。
人类在为活着和更好的活着的道路上勤奋探寻,作为社会动物,在族群里做好自己的角色分工,而存在其间的规则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刻刻可以感知,无时无地不被左右。孟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告诫,对于社会动物进化研究应该也会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