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国家提出开展素质教育。
在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010年7月,袁振国主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各大教育学者不断呼吁让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拒绝用应试刷题填满学生的生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看到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不能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课堂教学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探究,少应试等等,一些所谓“国际化”的,倡导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私立学校也应运而生。
政策有了,理论也很丰富,但是如何落地呢?国家提出了目标,给出了方向,但是方法呢?不得而知。高考制度在,中考制度在,千百年来埋在人们身体里的“科举”基因就一直在起作用,应试在所难免。
那么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普通大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大多仅限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使是学校层面,基本也是体现在全面发展,而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就是开始重视音乐美术体育课,学校开展各种类型活动,比如办社团,俱乐部,举办各种比赛等等,鼓励发掘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习之外的特长。在政策颁布初期,为鼓励全面发展,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成为升学的重要敲门砖!造成大众对“特长”趋之若鹜,全民培养特长,前两年才开始禁止。
包括我这个研究教育的人,也没搞清楚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因为肉眼可见的,学校里还是应试为主,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却不知不觉在社会上开了花,家长们除了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也都不忘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概有一部分是社会培训机构的功劳。而很多家长愿意在培训机构投资往往也是因为对孩子“有好处”,比如评“三好生”可以加分,比如参加比赛可以获奖,比如择校可以加分等等!几乎只要有任何关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一出来,我们都可以将其变为应试,比如自主招生,比如将体育纳入中考。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很简单,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当前最火的芬兰的教育,大概就是我们理想中的素质教育。他们平时没有标准化考试,因为相信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没必要用考试去让他们竞争,他们相信人人平等;他们的教师入职门槛非常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正式教师具有高度自由,可以自主决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没有职称评定制度,政府与学校都充分信任教师,教师充分信任学生;他们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服务,顺应学生的天性。但同时他们也重视教育测评,虽然学校没有标准化考试,但是会通过全国统一的测试来评价学生,从而了解教育状况,不断改进。他们很少考试,但是在国际测试中如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名列前茅,他们也很重视这样的考试,会以此为参考评价本国的教育。但是,评价是为了促进,不是为了竞争。
芬兰的教育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那我们家庭教育可以做什么?家长可以做什么?其实也很简单,一、了解自己的孩子;二、为孩子创造条件,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真正的特长;三、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想要什么,而不是把自己想要的强加到孩子身上;四、家长自我提升,做孩子的榜样;五、在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专注当下,把每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不要总想着抢跑,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未来怎么走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