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受了共读第一期运营团队的邀请,今晚要领读最后三部分,我胆子够肥呀,忐忑着答应了。此处省略1000字心情。
好吧,我安慰自己,既然人家邀请,你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人家,哈哈。反过来,不要跟人家比,群内是有很多牛人,优秀的阅读人,这正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不是吗?我淡然展现此时此刻自己的最佳状态,就好了。
因为,我来到秋叶老师共读群,总得突破一点什么。所以,我回复的是接受挑战。
不仅这个,无论选择做一件什么事情,总要寻找一点不舒适感,体验即人生,不是吗?
— 1 —
【回顾昨天的共读讨论】
第五部分的重点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点之一,问题是从哪里来的。
14.15章,讲到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16章,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制造出问题,还有一种人解决问题。即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制作出事来让其他人做。我们不要怕成为解决问题的人,但是也可以如下面这个网友说的,远离制造问题的人,把问题和功劳都抛回给他。
17章,我们要看到问题背后的人的真正意图。比如不同的人出题,答案可能完全不同。
@王小夜
这部分其实讲了两种方法 一是尽可能远离制造问题的人 二是把问题和功劳抛回给制造问题的人
@佳少
大家回忆下,这一部分,问题从哪里来的。
①改变自己来引发别人改变。②有些问题就是折腾,别纠结。③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
@佳少
开会,别部门提一个问题,他背后想要啥?这就需要你的道行啦。
— 2 —
【带着问题去读书】
①在什么时候,你遇到过这种“其实问题当事人并不想解决问题”的情况?
父母操孩子的心,你操同事的心,你看到别人的某个行为很纠结时。你认为是问题,对方根本不觉得。生活中很多。
② 有的问题是解决了之后才感到后悔的,你有遇到过这类问题吗?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后悔,可是当时决定或者做出某种行动时,正是抱着解决某个问题的想法。结果问题解决,引发新的问题。
书上这句话,这时就显得特别有道理了: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
— 3 —
【第六部分 初印象】
18章 不怕累的汤姆被玩具耍了 三位副总裁,早就意识到了问题,但是无奈改变不了上层。当这个程序员出现,他们姑且死马当作活马医。最后仍然不了了知。此时,他们也表明了心声,明明知道无法改变董事长,但是因为自己也想发财,所以还是想解决公司效率问题的。
19章 那位财务部长,仍然习惯于旧方法,他并不想改变。你想唤醒他,他不愿意醒来。
20章 那位解密专家最后教书去了。他本来在这个领域快十年了,所以才得到一个优先级的破译任务,结果花了2年时间,终于破译了,却是无意义的日常生活账单而已。价值感何在?但是,还是改变了他的人生,至少他当老师去了,那里的意义感是不是会更强一些。
文章后记,说得有些晦涩,我的理解是,当你乐于解决问题,为此惊叹不已时,会不会发现,最终出现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所以,书上提醒你要有心理准备。为了忠于自己的内心,你在接近一个解决方案时,甚至在一个问题进行定义之前,你就要“考虑到道德问题,并抛弃掉感性的因素”。
— 4 —
【成甲说书,提了三个问题】
既然是共读,我就学习了成甲老师的说书解读,他按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了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遇到问题阶段,最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第二,解决问题阶段,高效思考的方法和技巧有两个关键点,是什么?
第三,重新审视问题阶段,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最后,问问,你参加一场共读,是为了什么?你会做一次不一样的尝试吗?下一期,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