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偶然听同事说方世伟老师(李宁CMO)在公司内部大学开培训,第二天还有全天的课,立马决定周六前往公司上课。
看名单周五来的大部分是中层以上,周六便稀拉不少。内容不便细说,而总体归纳两方面:
一是找到事儿,二则是创新高效地解决事儿
这两步的事老师用了极多的案例来支持,照着他的理儿这里也就自个说开了。
一.问题
1.1 来源
问题发生,那必定是阻碍流程较好执行的点。比如某业务系统审批流程上,因为某个角色无法进行审批而停滞不前,那么此点则称为“问题关键点”。找到关键点便可以开始顺藤摸瓜之路。如角色A无法进行审批,是系统设计漏洞?权限点未申请?数据权限范围未申请?亦或者只是A同学操作上不懂而已。只要一问便清楚。而问题多种多样,来源不尽相同,却也无处不在。
1.2 调研
然而很多问题往往无法这么简单就解决。也就是为什么遇到问题时要进行调研了。印象中调研无非就是发发调查问卷,现场做做访谈。然而拆解开来,是“调查”与“研究”。调查是信息的获取,研究是信息的剖析。实际应该结合起来,边调研边思考。
此处讲了和菜头在公众号做调研,发现很多人投票的选项和实际行为不符的例子。所以其实问卷调研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有效,要注意设计上不要带给用户太多具有意向的信息传递。而参与者的当下决策与真实决策也不能等同。问卷前问他怎样怎样,又不需要钱,当然是往死了选。但现实生活中要他考虑各种成本资源再来做决策时,往往就跟原有选择不同了。这是用户极具欺骗性的当下决策。
所以用户调研往往只是表象,只能得到用户想让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往往是我们在调研前就能预想到的。所以调研重要的不止是问卷/问题设计及后期分析,更重要地是接地气地看用户实际怎么做!
1.3 深挖
调研了解问题,不能浅尝辄止。比如问用户想吃啥,他可能说想吃面。问为什么想吃面,他会说,没啥啊,肚子饿就觉得面挺好吃的。再问为什么觉得面好吃,他可能害羞地说之前看到喜欢的人吃,突然喜欢上吃这个面。意思是用户可能只会跟你说他想说的,而真相是什么需要花气力去挖。类似之前的文章《如何避免被程序员手撕——产品八项自查》里的需求点讨论的也是需求或问题背后的根本。
万物的根源只有极简的一个本质。只要抓住并解决这个本质性问题,其他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二. 解决
2.1 关联
事务是普遍存在联系的。问题之间也存在关联甚至因果关系。看到果,找到因,由因及果。链条性的东西就解决了。更极端地,做事找到一个导火索、只要小小的火星将导火索点着,那燎原之火便狂舞不停。类似的概念有“蝴蝶效应”。说得更加直白,类似国人错综复杂的人脉网络,问题本尊与其他问题、答案间有网状的关联。梳理出这个利益关系网后能从宏观角度把控连接点。清楚从哪点切入,又从哪里迂回绕出,全身而退。
听到烂的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小女孩收到超市母婴广告的故事,一层层都通过数据的方式挖掘个体间的关联。而今的大数据能找到两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东西的相关性,并根据实际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来进行预测。这是一种现象而非本质。知道了是否相关及怎样相关后,更多的需要去尝试解释机理。正如侦探般,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构建所有独立线索之间的联系,最终还原整个现实网络。这是关联的力量!
2.2 参考
关联不是目的,真正的目标在于:其一是通过关联还原本质、其二是关联后有了参照物。
如锯子的发明非无缘无故。在遇到伐木困难的情况下,被荆棘割伤却能将其齿牙与锯物功能关联至一起,从而参照发明出解决问题的利器;看到蜻蜓等飞物,参照着发明飞机解决长距离飞行的难题;看着网上的案例,能学着套用方法论从而解决工作生活的各种疑难杂症,这是关联,更是参考。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创新,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存在的基础。事物的发展大多是连续性的而非跳跃式的。
最可以参考的就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稳态的现象。如生物的形体姿态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已经用当下环境较优的方案去适应这个环境。而这些方案,恰恰可以给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提供参考。将一件事物应用到另外一个未曾用过该事物的领域中来并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这就是创新。当你把学自动化的一些思想运用管理中去是创新,把心理学的效应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是创新,把生物构造的实例应用到建筑设计是创新,把文学艺术理念糅合到工业设计中是创新...
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震惊你的脑洞大开,而是运用别人想不到的较小成本的方案解决问题!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有两个前提:
- 足够的多领域知识储备
- 强大的知识联想迁移能力
总之
没有绝对的创新
只有巧妙的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