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文/四月天
“在吗?我来经开区了,住在和谐酒店。”
轻轻的两句话,在这寒冬12月,对我却如春风一样拂面而来。只因那是我仰慕已久的、距离我最近的校园美文作家张亚凌老师发来的微信。
我马上后悔自己从经开区和谐后面的小区搬家到渭城区了,不然马上就可以去酒店和张老师畅谈一宿了。不过我立刻就有点胆怯,张老师是《读者》签约作家,《语文报》的专栏作家,《时光里的柔软》一书又刚刚入围叶圣陶奖。我一个普通读者,一般文学爱好者,如何与老师沟通啊,又有点庆幸回渭城的家了,但是心里总有虫子在蠕动一样,兴奋地不能安定下来。于是,简单几句聊天我知道了张老师此行是给渭南中学的学生做报告的,而且刚从西安归来,车马劳顿的张老师竟然能够记得我这个经开区的普通读者,真让我感动。
无论如何都要去见张老师的,我心里这样想着,眼前不觉浮现出和张老师相识并请老师邮递我《时光里的柔软》一书的情景来。
去年暑假,偶遇初中时的张老师,他因知道我喜欢文字,便说起去合阳县考察时看到张亚凌老师的事迹,并以此鼓励我。后来,我的小文在《三贤文苑》发表时,我看到首页的《善于遗忘》一文,思维独特,文字干净,像极了《读者》里的风格,心想《三贤文苑》里的文章质量也如此高,一看作者,竟然是张亚凌老师。果然,初中老师没有诓我!
后来机缘巧合,我和张老师就成为微友了,我把她的书介绍给我的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交流,我越发敬佩张老师为文为人的简约雅致、做事说话的恰到好处,朴实中不乏智慧,敬业里含着情趣,一点没有大作家的拿捏和所谓的架子。
“我明天8:00去渭南中学做报告,刚从西安忙回来,想见见你……”张老师的微信再次飘来,我毫不犹豫地回复她:“那我明天赶过去好吗?”就这样,我请了假,和渭中朋友约好,第二天早上直接坐车前往渭南中学。
进入校门,远远看见朋友带着她的学生一绺一行向前走去,我赶忙迎上去和学生一道进入大礼堂,礼堂里大部分学生已经坐好,我站在前台张望,想寻找张老师的身影,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书上她戴着眼睛,扎着头发的照片却早已在我心里生根了,我确定自己一眼能寻到张老师,朋友笑了笑,问主席台上坐着的那个女老师是不是。我越过众多学生头顶看过去,果然,年龄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疏离的空气刘海向耳边别着,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黑蓝色的大衣衬着橘色的丝巾,显得朴实温和、智慧从容。
我还是有些胆怯,和朋友说咱们就先听报告,不要影响了工作,其实是不敢上前和老师说话,固有的师道尊严观念让我远远地看着,认真地倾听着。
我虔诚地拿出笔记本,像初中学生一样写下报告的题目《牵手文学 拥抱幸福》,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我这个生于穷乡僻壤的热爱学习的人不曾在少年时代遇到过什么作家,以为那圣坛之上的人竟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贵和神秘,成人之后虽觉自己当初幼稚可笑,但是依然对文学向往,以为那是世间一切真善美之所在,唯一能够安放心灵的观音净瓶。今日有幸结识同是教师的美文作家张亚凌,我认真地听她做报告,汲取营养,以期能够借我之口给我的学生传输一些语文的养分。
报告结束了,我和朋友快步走上主席台,却见学生一个一个上前和张老师交流、询问,张老师则不辞辛苦,站起来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一时间张老师又被热情的学生包围了。我见自己没有机会,便趁机抓拍了几张照片留做纪念。
渭南中学初中部校长好像明白了什么,过来亲切和我握手,说张老师告诉他有个朋友在经开区的。我一个普通教师因为张老师的缘故而受到校长的热情,真是感激。解答完所有学生个别提问,张老师向我走过来,挽起我的手,说着亲切的话语,我才发现张老师不像她文章中那个倔强的不听话的小女孩,个子不高却让我惭愧比她生得高,个性温润,从容雅致,总是微微笑着,一只眼睛似乎受过伤,在眼镜后面却越发明亮。“赵莉,都没有来得及和你说话……”张老师微笑着,温和而又不无遗憾地对我说。“您的报告已经说的很多了,对我的写作和教学有很大用处呢。”
校长还有其他的安排,不能和张老师说很多话,我有些失落也有些期待的和张老师道别。
短短的相处,我越发敬佩张老师,繁重的教学工作没有磨灭张老师用文字延续幸福的初心,她不仅自己笔耕不辍,成果丰硕,还善于指导学生,长于反思,敢于冲破写作教学固有的框子,把想象的翅膀还给学生,把铺展的生活提起来裁剪成美文,欣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文章也常常发表在报刊或获奖。
这样的语文老师,是教师群体里的佼佼者,给同为教师的我树起学习的榜样。我虽也是教育工作者,也能和学生平等相处,教给他们行文做人的方法技巧,却没有自己的主见,缺乏反思自省精神,人云亦云,固守着旧有的理念不能开拓,缺乏勇气和智慧。这当然我是致命的硬伤,写文之于我,也许真成了炫耀才情的手段,尽管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张亚凌老师,感谢你,你让我知道工作再繁杂也要尽力拥抱幸福,写作是生命的延续不是捞取功名的捷径。遇见你,真好!
附张亚凌老师微信如下:
有人今天问我: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