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我实在没办法了,孩子现在情绪非常崩溃,您能不能来家里一趟,帮我劝劝呀?”
正在洗头的我,接到了我们班一位家长哭哭啼啼的电话。(这个孩子,这段时间总是排斥上学,经常以一些不同的理由不来学校上课,妈妈很着急,但是孩子无动于衷。今天孩子的表现,又让妈妈崩溃了,只能求助于我,因为,孩子还比较听我的话。)
“好好,我马上洗完头就去,您别急呀!”听着家长情绪很差,我赶紧答应了,尽管,我妈打电话说我爸又病了。
匆匆忙忙洗完头,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告诉我妈照顾好我爸,学生那边有紧急情况,我先去学生家里了。
我妈赶紧说:“没事,没事,那你赶紧去学生家里吧,你爸这边你别操心了,我来照顾你爸。”
我妈一向支持我的工作,生怕给我找麻烦,总是报喜不报忧,我爸之前没有老年痴呆的时候也是如此,真的感觉愧对他们。
晚上七点多,匆忙赶往学生家里,孩子在卧室反锁了门,正在崩溃地大吼大叫。孩子妈妈在外面束手无策,心急如焚。
孩子妈妈在卧室门口不停地劝说,孩子依然崩溃大哭,于是,我也去卧室门口安慰、劝说,我说:“孩子,没事,老师知道,你肯定受了委屈,你想哭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了。等你哭好了,情绪稳定了,再给老师开门,老师想看看你了。”
孩子先是大哭,慢慢地,哭声小了。我再次到卧室门口安慰,劝说。门把慢慢地转动,孩子打开了门,一把抱住了我,再次痛哭起来。我轻轻地拍着孩子的肩膀,安慰着,倾听着孩子的委屈。孩子妈妈试图劝说孩子,到客厅去坐下说话,孩子烦躁的说:“走开,别说话!”
我知道,孩子依然没有平复情绪。我示意孩子妈妈先走开,等孩子情绪好起来,再过来。
于是,没有了妈妈的参与,我安慰了一会儿,孩子情绪稳定了。我把孩子带进卧室,我们俩坐在床边上,孩子开始跟我絮叨。絮叨妈妈做事的不合适,絮叨同学间的小矛盾,絮叨读过的书,絮叨谁喜欢谁,谁跟谁有意思等等。
我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地打趣,有时再调侃几句。似乎,我们之间不是师生,而是朋友、闺蜜,孩子慢慢地就有了笑容,无所顾忌地跟我聊她的小情绪,又拿来她和同学间的小纸条,小信件,还有同学搞笑的大头贴,展示给我看,我听孩子畅所欲言,时不时我们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孩子崩溃的情绪一扫而光。我告诉孩子,明天去上学,不要迟到哟。孩子说,老师,没问题,我明天一定去的比您早!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该回去了。
孩子执意要和妈妈一起去送我,我一再让她们回去,她们直到送出了小区大门,才答应回去。
后来,孩子妈妈很感激地跟我说:“吴老师,您真会跟孩子交流,那么有耐心。平时她跟我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真的听不惯,所以,我俩一交流就吵架。尤其她说,谁谁喜欢谁啦,谁谈恋爱啦,我就特别烦,感觉这孩子不务正业。所以,她也特烦我,不愿意跟我交流。”
我说,“这就是你们娘俩无法交流的原因,孩子说啥,你都要认真听,许多时候孩子说的事,就是说说而已,您不要太当回事,孩子说完一会就过去了。孩子一说啥,你就如临大敌,上去就堵死了,孩子无处诉说,无处发泄,一定会出现其他问题,还会让你们母女关系越来越糟糕。如果你能做孩子的朋友,她对你畅所欲言,有啥说啥,她就不会出现一些你不知道的情况。”
“所以,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不要堵,要适时恰当疏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让她对你出现了严重的排斥心理。”
……
跟孩子妈妈交流之后,孩子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孩子妈妈说,她要改变自己。
第二天孩子来上学了,一切似乎变得正常起来。
可是,可是,第二天早晨五点多,又接到了家长发来的短信:孩子又不愿意去上学了,还一直哭闹,让妈妈滚开,不想看见她。让我有时间再去她家里一趟,劝劝孩子。
我一看课程表,发现上学的课不少,前面有早读和两节课,第四节课,学校还安排了召开班主任会议。
好吧,见缝插针也要去,我理解家长的心情,于是,第三节课骑上电瓶车赶往学生家里。
孩子还没起来,哭的一泪泪水。
原来,这个孩子曾经跟妈妈说过,她和班级一个同学闹了矛盾,心里很不舒服,很难受。妈妈听完后,就如临大敌,给那个同学的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又告诉了自己孩子。那个同学就很不舒服,感觉小题大做。来到学校后,就告诉了这个同学,这个同学感觉很尴尬,就非常生气,一直埋怨妈妈,很委屈,妈妈不停地解释,也没用,孩子又不来上学了。
得知原委,我找到了孩子妈妈,告诉她:“孩子跟您说这件事情,也不过是倾诉一下,并非让您做什么事,孩子的事,转眼之间就好了。您这样一做,不仅没有帮到孩子,还让她更加尴尬。作为家长,您太着急了。孩子说这件事时,您可以询问孩子,‘这件事,需要我帮忙吗?’孩子如果不需要,您也没必要掺和进去。”
家长再次恍然大悟!
我又跟孩子交流,这件事我来解决,保证你们俩和好如初,没有任何后遗症。
孩子下午又来上学了,我圆满解决了她和那个同学之间的问题,心里的这块石头算落地了。
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要做她的朋友,而不是做她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