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脾脏破坏、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等因素有关。继发性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有关。其临床表现以皮下、粘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笔者治疗此病70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
(一)血热壅盛症见起病急骤,初有寒热,斑色紫赤,量多成片,或衄血、尿血,或月事淋漓不断,血色鲜红,面赤心烦,舌质红绛,脉象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案例:刘某,女,30岁,工人。经水来而不止,血注如崩10余天,伴全身出现多处斑点,口鼻衄血,身热。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输血、止血、抗感染,血略止,倏息又发。刻诊所见:除上症外,并有心烦、不寐、溲赤、脉数、舌红等。血热之证显然。
(二)阴虚内热症见紫斑较多,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头眩耳鸣,低热颧红,心烦盗汗,常在鼻衄,齿龈出血或月事过多等,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法:滋阴清热,佐以止血。
案例:周某,女,28岁,工人。因产后一月,继发感染,下肢广泛性紫癜,阴道出血淋漓不断,经西医抗感染、止血等处理,病无显效。现症:下肢广泛紫斑,颜色紫红,头昏目眩,低热盗汗,心烦不眠,阴道出血,舌红苔少,脉象细数。
(三)心脾两虚症见紫癜时愈时发,稍劳则甚,面色萎黄,精神委顿,头昏乏力,心悸气短,动则明显,食欲不振,常见便血,月事过多,舌淡无华,脉象细弱。治法:健脾和胃,益气摄血。
案例一:王某,女,40岁,农民。1976年12月初诊。下肢紫斑,经来量多5年余。每逢月经期下肢紫斑增多,且血来不止,延至10余日或更长时间。此次适值经事,大量出血,面色苍白,神情烦躁,急诊来院。经对症处理,疗效不显。诊时所见,除上症外,心悸气短,脉细弱。乃心脾血虚使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以上述血热壅盛、阴虚内热、心脾两虚为多见,循此而论治多有效验。除此而外,民间尚有用单方如花生衣、牛西西(土大黄)、马兰根、紫珠草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然效不如汤,若与复方汤剂参合使用,则可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