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日记成为备课的第二种途径
读第46条《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在触屏时代,当快速、碎片阅读“泛滥”之时,苏霍对“写计划”“写日记”的系统而有思考的做法重新给我们上了一课。
“写计划”是需要思考加创新的工作,作为一个单位、教研组、教师个人我们都还在认真地做;“写日记”是做“善后”的思考,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出了力”未必有人看见。我敢断言,现在坚持写教育日记的教师是很少的,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我听过“北魏南李”的教育报告,他们的很多知识积累都是来自于对日常教学中教育日记的事例认识的。
如果说写计划是要提前策划的事儿,那么写日记则是盘点梳理的事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霍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他对教师写日记的看法。
他首先说明教育日记的重要性,“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霍的日记习惯是在任教之初受村里一位医生影响的,医生记录了27年当中有关一年级孩子入学的身高和体重,在别人认为医生性情古怪的时候,他却发现了27年以来,孩子身高平均长高4.5厘米的事实,这是科学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于是,苏霍的教育日记一连就记了32年。我相信,苏霍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书籍的写作素材有很多一定来自于他的教育日记。
苏霍接着介绍他写教育日记的具体内容。
第一是记录儿童入学的知识面和表象的资料。他发现了小孩对0-100数数的认识是递增的,对机器和工艺过程的知识是逐年增加的,但对于自然现象(例如日出和朝霞)、植物、动物、鸟类的知识正逐年减少。我猜测这是社会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结果,如果不是数据记录,我是不敢揣度的。发现结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这个结果。我想这些信息首先要决定教师教学某种知识的侧重点,不能光凭个人的主观臆断,要提前摸准情况,同时也给社会、家长提供有效的补救建议。各位还记得苏霍经常带领学生看春景、看秋色、看冬雪的情景吧,由景生情,选择合适的用词,写出有个人情感的文章。原来人家是做过日记分析的,这有点“大数据”分析的意思了。
第二是他还记录学生的家教情况。比如家里有哪些书籍,家长的教养程度如何,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多少时间等。他认为把这些材料加以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想这是苏霍在分析家教环境因素对孩子学业带来的影响,进而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家庭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设性意见。现在,我们对现代家教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刻,家委会、家长会、家教指导中心都在发挥着家校很重要的联系作用。
第三是苏霍在日记里还有对后进生的记录。他特别注意观察把后进生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极其细微的变化,记录日记后再做总体系统的深入思考,查找出原因,给出教学建议,例如,当发现学困生学习能动性降低时,他就提示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我还记得苏霍在第19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中提到了阅读的重要性, 他当时说,“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 原来他的建议都是在其日记里能找到记录根据的。
第四是苏霍在文章中最后还提出了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他说,“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我们在做课题研究的时候,常说“问题即课题”,一般研究思路是:发现教学现场值得研究的现象,用问题提炼出来,再加以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上升到一般结论。在这里,苏霍思考日记的做法再次验证了这个说法。
不可否认,在“写日记”方面,学生做的比教师好,因为他们是“被动”练笔的。教师主动写教育日记的人越来越少了,所谓的“教育日记”已经被“范式化”了,一种“范式”是备课笔记上的“教后反思”,是教育日记的“简化版”,另一种“范式”是教师应考预测的“精题积累本”,是备课笔记的“拓展版”。但这两种做法都是从教的方面而言的,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自我修补和完善。这些做法是与苏霍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的做法不同的。苏霍的出发点是把学生当做记录主体,要先分析学生特点和外因条件,再从教师教的方面进行调整,可谓是“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从这层意义上讲,除了写好课堂备课笔记以外,写教育日记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第二种途径。
触屏时代,我们接受的信息更多;写日记作为个人良好的思考习惯,让我们思考更深刻。触屏和书写如果能相互结合,有点“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用心”的教育。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能成为“凤毛麟角”,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