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附近有两个卖菜的摊主,一个很“聪明”,一个很“笨”。
那个“聪明”的除了会吆喝,还特别懂得随行就市。譬如前一天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里专家说吃蒜对身体好,第二天他的蒜就一定会涨价。更绝的是,假如他看到一个生面孔去买菜,正常2块钱的价格能说成是3块。
可是附近常住的百姓却都喜欢去那个“笨”的那买菜。久而久之,去“聪明”那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临时路过的人了。
买的不如卖的精。可是做生意有时候太“聪明”了,在买家眼里就会约等于奸商。
当然,买家亦不全是乖乖的小羊羔。
有一次我去饭店吃饭,那家的规矩是第一份小菜免费,再要就收费。
于是我看到邻桌的客人吃完了第一份之后,悄悄地把空菜碟放到了隔壁刚吃完饭,但是服务员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桌上。接着换了一个服务员,又要了一份免费的小菜。
最后我们吃完离开的时候,看到那桌的客人因为结账和服务员在吵架。
我不知道是不是后来服务员发现了小菜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此“聪明”到占便宜没够的客人,早晚会遇上对手。
有多少奸商就有多少滑头的顾客。自恃聪明还沾沾自喜的人在哪的概率都一样。
可是,这样“聪明”的人,往往结果并不十分风光。
在我看来,《红楼梦》里最悲剧的人物是王熙凤。她为了操持一个大家族,把“聪明”发挥到了极致;为了讨好贾母,更是费劲了心思。
可是就连小厮都看出了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于是人们要么对她敬而远之,要么和她逢场作戏。
王熙凤在人前的每一寸风光都凸显了最后结局的凄惨,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
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想和同学出去玩。因为怕妈妈不允许,于是我灵机一动,说是和同学去书店买书。
后来玩得太高兴了,紧赶慢赶到了家。一进门,妈妈看我两手空空,随口问了句,“你买的书呢?”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愣了一下神,然后又灵光乍现地说道:“回来的路上放学校了。”
为了证实我所言不虚,第二天我又和同学趁着午休时间跑去书店买了本书,当晚带回家。
妈妈看到了我的书,只说了一句:“你们学校周末还开门呐”。我当时的脸烫得自己都能感觉到热气蹭蹭冒。
我知道妈妈识破了我的“聪明”,只是没有直接拆穿。我虽然面上糊弄了过去,可是心里着实难受了很久。纠结了好几天之后,我还是告诉了妈妈撒谎的实情。
原来撒谎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和容易。最初那个谎言的背后,常常跟着很多个延伸而出的谎言和代价。
就算是没被识破,往往也会做贼心虚。撒谎的人总是千万百计地琢磨出所有的细节,以备可能的问查。
其实撒谎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能尽快达到目的而选择的省事儿做法,可是最后却经常会演变成一个费事儿的负担。
所有的谎言都源于撒谎者的“聪明”。但是和费尽心思地自圆其说,提心吊胆地担惊受怕相比,这样的“聪明”却远不如坦诚来得踏实和轻松。
3
这是一个“聪明”人太多的时代,人人都不在意公开的规则,都坚信一定有捷径,都想要秘诀。
可是真相有时候却是:捷径走的人太多反而容易堵成是绕远。
我刚来简书不久时,看过一篇经验文字。此文因为其作者20天就完成签约,所以被一众小白奉为圣经。人人都想看他如此神速的诀窍,我也一样。
可是我看完了,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强调20天是指投稿20天。
他其实是想强调自己在这20天之前是有积淀的,无论是素材还是文笔。或许他原始积累的时间甚至要超过20周,只是在这20天之内做了集中的成果展示而已。
当然他说的要分析简书读者的阅读喜好、抓热点等技巧都会锦上添花,可是这些统统都建立在有原始积累的基础上。不然,就算你再会分析喜好,再会抓热点,你写不出来一样白搭。
文章永远内容为王,那些最终有所收获的人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多读多写才是正道”。只可惜,太多“聪明”的人还是没完没了地继续打探捷径,然后争先恐后去照搬那些被称作是秘诀的技巧了。
很多时候,真正的秘诀往往都很“笨”,不过勤能补拙而已。
4
当面对孩子的失败或过错时,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来解释:我家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肯用功/有点懒/太爱玩/XXX了。
这样的解释其实在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即“聪明”可以成为不努力或者偷懒的借口。
然而现实的真相却是:假如没有坦诚、踏实和努力,“聪明”一无是处!
有太多原本很“聪明”的孩子长成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而那些不如他们“聪明”,却勤奋努力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出挑成了才。
于是从小听惯了家长说自己“聪明”,就是不肯用功的他们,像模像样地继续解释着:XX其实小时候不如我“聪明”,就是比我用功。
是啊!
可是他们并没弄清楚一件事,自己的“聪明”是别人的勤奋可以弥补的;但别人的勤奋,你的“聪明”永远也补不上!
大学里有一位大牛教授,上课时常拿自己举例。说小时候自己很笨,因为不如别人聪明,所以从小就特别刻苦努力地读书,于是笨鸟先飞的他16岁就上了大学。
他不仅说自己笨,还说他的儿子很笨。
他的儿子在学校的足球队踢球,因为协调性不好,奔跑能力又差,所以在球队里总是存在感不太强。
于是他教育儿子说,你就专注地练射门,比赛的时候不用全场跑,你就守在对方的门前,接到队友的传球就射门。后来他儿子苦练射门的脚法,屡次在比赛中进球,也因此成为了球队的小英雄。
人一旦太“聪明”,就常常爱放着正道不走,总想能讨个巧儿,不是想偷懒就是想省事儿。
可是你省下的那部分常常会给你最终的成果也打个同等比例的折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概就这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