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关于《我们重新认识了“鼓励”》的留言
最近开始坚持每天早晨读笑来老师的文章,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的新生感,扫去了前一天生活工作的麻木感,这也是我第一次留言,关于今天内容的“进步”和“进化”两个词,我的感触是,进步像是一个时刻的表现形式(或者是过去一段时间后的在一个点上的结果),是一种代表过去的存量,所以我们常说:“你进步了;进化像是一段时间的持续状态,是一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增量,所以,我们常说:“物种慢慢进化着......。
2017年6月3日——关于《5个月的成长大于过去十年的总和》的留言
向娜姐学习,其实挺羡慕娜姐的,因为自己有一段参与读书分享活动的经历,是罗辑思维的一位会员发布一期会来事时参与的,关于kk 的《失控》解读分享,每天都有小伙伴在微信群里分享当天的读书心得,为了高效地读完这本书,发起人按章节给群里的小伙伴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卡,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何时做分享,因为白天大家要上班,所以分享的时间集中在晚上7点或8点过后,每晚都会有一个主持人和分享人,主持人介绍今晚的分享嘉宾和分享的章节,接着分享人开始用语音分享事先准备好的心得体会,分享结束后,由主持人组织大家自由讨论,谈谈感受,最后我们由一个整理小组成员负责整理当天的主要内容并将内容分享到群里,刚开始劲头足,我几乎每天参与,做过主持人,也分享过章节,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并且能做出启发性的思考,自己分享的时候,几乎用尽了前一天的空余时间来思考并记录内容,时间过得很充实,可惜是坚持了估计有一个月之后我就没有再参与了,现在回想起来,一是工作有时忙起来,没办法保证每天都能有充足的注意力和时间参与活动;二是刚开始兴趣浓,群里的反馈也很及时,所以动力也比较足,后来群里的热度有所消减影响了每个人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希望最终能把群里分享的内容整理成一部书,而发起人之间意见不太统一,自己也能感受到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导致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没有坚持下来。写这篇留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想通过反思自己,从元认知出发,不难发现自己在不少事情上经常虎头蛇尾,缺乏坚持,刚开始有兴趣的时候,自己都会被感动,可以没多久感觉看不到最初的希望并且周边不支持甚至否定的声音出现时就很容易不知不觉地选择放弃,一种面对困境屈服的习惯居然在我过去经历中滋生蔓延并影响着未来的每一件事,我觉得自己在心理上存在低估掌握一项技能或做成一件事的难度,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心理准备,就很容易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和找借口,同时因为自己还没有通过一个人长时间地坚持掌握一项技能或者做成一件事的经历导致没有自信和底气面对未知,虽然在读书的时候其实有过一次经历让我觉得自己可以把不会做到会,但那次的环境有所不同,目标明确,最关键有一位老师支持辅导,可以说是被带出来的自信,而现在参加工作,需要面对更多的压力,缺乏一次把一件事做成或者一项技能掌握的经历,再加上周边环境影响(因为在政府上班,接触地大多数人平时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习惯性给自己找借口不知不觉成为了身上的一个坏习惯,这种坏习惯的惯性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件事最终的走向,我希望自己能够葱开始意识到这件事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这种习惯,改变它,不管事情是否做成,至少先学会多坚持一会,暂时没有实现目标时,学会保持做下去,或许如娜姐一样,有些不知不觉的变化会随之而来,通过时间的玫瑰绽放的那一刻自己都会诧异过去的努力和付出居然积累出“意外之喜”。
2017年6月5日——关于《投资世界里的最基本技能——趋势判断》的留言
周天看了预告之后,我马上就有想写的冲动,原因很简单,这两年因为炒股的经历改变了很多,认知上也成长了很多,真金白银的经验教训比任何话都刻骨铭心,投资其实也是一种历练,犹如创业,你以为自己只要预测准,不费体力不用熬夜下注赚钱就好,其实整个过程比创业还残酷,因为你错了,市场会立刻纠正你,直到你相信为止,结果很快你发现你又错了,整个过程就像佛家所说的五毒“ 贪、嗔、痴、慢、疑”的不断轮回,这是一种对人性的修炼,因为自己还在悟的路上,所以也没有什么成功的经历可谈,只是一种思维上的大胆猜想与各位战友和老师分享请教,笑来老师认为投资最基本的技能是趋势判断,让我想到了《超级演说家》第三季天才少年薛来所说的四维生物,一个比我们多一维的生物,如果这一维是时间,他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未来发生的任何事,在他眼里我们的现代文明制度很多便是低效、无效甚至可笑,如果大家不好理解可以想想我们用三维世界看待二维平面的情况,一个平面的人想越过眼前高于自己跳跃极限的障碍物到另一边,他会想借助各种额外的工具辅助跨越障碍,但是你用三维世界的方法去解决,只要绕过障碍即可,即增加一个坐标往左或往右选择一个二维世界里没有的方向便可轻松绕过,不需要弹簧,不需要梯子,不需要飞机,只是绕过去而已。趋势判断是在时间维度上对事物未来发展走向的一个判断,它隐藏着时间里,比怀孕还长久,你没看出来,其实趋势已经在孕育,当你发现了,趋势即将离去,新的趋势正在形成,这个过程似乎很残酷,当这就是现实,聪明人以为自己能够把握每次的变化,却迷失了方向和真正的趋势,因为短期的波动让时间这个因素无法产生复利的影响效果,而其他任何因素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当下的走势,哪怕预测对了几次,自信心的膨胀会让之后不知所措,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虽然我没有实践成功的经历,但借用笑来老师的书名,做《时间的朋友 》我觉得应该是一条相对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不是四维生物,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每一刻,否则在中国股市规则下,1万块的本钱,复利计算,一年后你就可以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之前算是我对投资目前形成的世界观,在方法论的维度上,我觉得趋势判断的目的就是用长期相对确定的趋势消除短期波动的影响,不会患得患失,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年6月6日——关于《不投资就不用关注周期了吗?》的留言
对于周期的运用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读高中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感冒生病比较经常,怕生病耽搁时间太久学习进度跟不上,不敢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休息,结果病反而不容易好,学习效果也不太好;到了大学以后,因为母亲得了乳腺癌,我对健康更加重视,了解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甚至到现在我认为应该至少进前三,所以,大学以后生病感冒我都看成是身体机能的正常修复,新陈代谢的正常调节,暗示自己这是身体发出信号告诉我应该放慢生活节奏,释放压力,让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缓冲,生病时心理上不但没有负担反而释然了,大一开始我也没有再生过什么大病,基本上是一年一度正常的感冒一次或两次,身体感觉明显比以前好多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起来了,现在想想可能这就是笑来老师说的周期,虽然那时还没有这个概念,但是却在不知不觉遵循身体的周期规律。
2017年6月10日——关于《笑来老师给了我一万美金》的留言
这是连续四天留言后中断了2天的第一次留言(其实现在回头看甚至发现自己记录连续几天留言这件小事上都记错了),事实证明要想坚持做一件事并不容易,我必须重新开始记录留言的次数,因为如果觉得因为工作忙所以没有时间留言而就此体谅自己,继续要接下去记录留言次数没有多大意义,相反我能想到两点坏处:
一是自身信用度降低。虽然这个承诺是自己对自己要求,漏留言或忘记留言似乎对于笑来老师和专栏其他战友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这份承诺体现了我的信用度,也就是反映了我这个说出去的话靠不靠谱,平时自己能意识到身边有些朋友(包括自己,只是有时没有察觉)约好时间或者承诺做某件事,可能因为临时的一些事情忙到后来没法及时兑现,看似不是自己的问题,本质上还是自身不够重视,方法总比困难多,时间也是可以挤出来的,就算真的来不及,事前及时沟通延期处理或提出交与第三人都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迟到一点没关系反正大家都那么熟,做不完没关系反正我是帮忙又没有收费,但它会间接影响我们的信用度,会形成他人甚至你自己对自身说的话是否有水分、能否实现打个折扣、打个问号。
二是一旦养成了承诺兑现不了就找借口的习惯,也就是遇到困难首先是寻找好一套麻痹自己的借口和理由。它会弱化自身践行的能力,本来是可以通过时间一天天积累产生惊人的复利效应,却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原地踏步,久而久之看不到明显的成效,放弃也就成为必然。
所以,今天的留言从头开始,既是希望自己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波动能够坚持,不为暂时的困难所吓倒,把一份对自己的承诺长期坚持下去,像投资一样坚定而不是投机那样漂浮,也是希望自己对时间上没有坚持必须承担的一份责任,哪怕是过失责任,建立内在的惩罚机制约束自己。
当然,讲了这么多关键是每天坚持留言,不要让找借口产生的负效应在时间上形成可怕的复利效应,这是我留言周期的新一轮开始,只有每天保持,这个周期才能在长时间内表现为上涨的趋势,与时间做朋友,享受时间的回馈会有意外之喜!
2017年7月9日——关于《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留言
相信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因为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往往意味着接下来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笑来老师在预告中举了“脑残粉”这个例子,最终留下了悬念给大家,在正确思考并践行这方面,他也是一个人的脑残粉,我看了底下的留言有不少在猜是谁,个人在这方面了解不多,所以,目前也就没有发言权,对这个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 关键时刻,何为关键?
我举一些大家应该会认同的几个关键时刻:上小中学择校、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等;他们之间有共性的地方,把它抽象出来就是这个时刻做出选择过后决定了你未来一段时间和谁在哪里一起工作生活,按照笑来老师所说的7年就是一辈子,这几个重要节点足以影响甚至构成你的一辈子。这个关键时刻意味着短期的选择决定了相对长期的方向。
2. 正确选择,何为正确?
我觉着这个因人而异,正确与否的标准很多时候是相对的,但是有一点可以作为参考,就像007战友郭一舟提到笑来老师说的价值观决定选择,坚持符合你价值观的选择是根本依据,当然,有人会说如果价值观本身就出问题怎么办,这个讨论有点大,涉及哲学范畴,因为你以为的问题可能他人不认同,暂且假设我们一致认同“以人为本”原则,利人利己的价值观是我们所提倡并支持的。
3. 最后是如何选择?
本人对郭一舟战友的答案比较认同,原文截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需要通过反思等方法,不断累积自己的价值观库,并不断运用到生活当中,慢慢形成自动反应,对价值观进行刻意练习。”了解全部建议他的留言。
2017年7月17日——关于《你真的会提问吗?》的留言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找到答案的重要问题:
问题背景:在高中的时候你觉得最难的学科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物理,特别是文理还没有分科前,物理是检验你适不适合读理科的重要标准,物理学不好往往是不少同学被迫选择文科的理由之一。刚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喜欢买各种物理习题,觉得别人总结好的拿来用就是,认为通过借鉴别人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就是提高效率和成绩的捷径,结果反而陷入了题海战术的死胡同,题型太多,方法更多,别说都做完,就是硬背也不够时间,每次考试感觉都是新的题目,有限的考试时间大脑想检索类似的题型都来不及,成绩自然上不去,而且每次考完,听老师讲解后又恍然大悟,觉得要是我有更多的时间提前把这种题型掌握就好了,然而时间永远不够用,题目永远做不完,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中:不努力做题成绩稳住都难,看似很努力却又事倍功半,没有什么成效。而那些好生总是看起来学的更轻松成绩又更好,这让初中以来觉得只要足够勤奋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我内心开始迷茫和不自信。
问题:我开始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天赋是不是很重要,没有天赋再努力是不是也不会有什么质的变化,那天赋究竟是什么,是理解能力还是确实有技巧方法,这种天赋可以通过后天习得吗?
尝试:我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尝试寻找答案,“死”也“死”个明白,带着这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和家人说了,主动找老师补习看看。
变化: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补习,我的物理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从难得及格的中下水平到了全班中上水平,甚至考过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答案:最终我还是从最让我有挫败感觉得自己没有天赋的物理上找到了答案,也重拾了自信。
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根本方法:熟练掌握最基本的公理原理定理并且学会主动深入思考,记熟吃透它们和它们的关系远胜于你记住一万种题型。
解释: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抓住学科的基础概念就是抓住知识的本质,然后从基础推理演化不断深入理解概念的条件、特征、内涵,这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至于各种题型万变不离其中。就像建大厦一样,决定你最终能建多高和几种结构的最关键因素是大厦建起来后容易被你忽视的地基和一些最基础的建筑学知识,而非千奇百怪的设计图纸。就像笑来老师强调掌握概念很重要,反复打磨这些概念,深入思考,理解透了才能运用自如。
走都还没学会的时候,别急着跑。
今天突然回顾了下自己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的留言,真的感觉的到“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句话在时空中的份量,还有最大的感觉就是好书、好的内容真的要多读,每一次都会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