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5篇读书笔记。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这本书的主题是讲人到中年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三观。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人在中年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感觉自己过去错过了什么呢?
比如说小的时候我有什么梦想,那因为什么?我错失了一个机会。
比如说年轻的时候不太懂事,所以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如果不选择这个职业,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因为年轻的时候不太懂,所以嫁给了他或者娶了她,导致了如何如何。
很多人都到中年都会有这种想法,总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错过了什么东西,做错了什么选择。
其实重来从来也不会好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人在过去,其实你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可以这样讲,在当时都是谨慎的。为什么谨慎的选择依然会让你有错过什么的感觉呢?因为这些选择之间是不能够直接对比的。他不像一个10元人民币和100元人民币,你做一个选择要哪一个,那我想大家都会选100元,因为这个很明显,你不需要纠结。
但是比如说今天下午你是应该去看电影,还是应该去参加同学聚会?这时候你就开始纠结了,因为这两个选项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
所以我们对于过去选择的总是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当初如果选择了另一项会怎么怎么样,其实不会怎么样。
既然多个选项之间不能对比,那我们应该怎么做选择呢?
作者认为你只需要判断不同的选择,给你的幸福感所带来的差别就可以了。事情是没有办法对比的,但是幸福感是可以对比的。
我们在中年的时候开始怀念青春。年轻的时候怎么样,小时候如何如何,本质是什么呢?本质并不是向往青春可以重来,我就有无限的人生。可能你怀念的并不是这些,你怀念的有可能是小时候,青春还在的时候那种无知、无畏。因为那种无知和无畏,所以你有一种快乐的感觉,你怀念的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即使现在的你在回到那个年代,你也体会不到。因为你的无知和无畏已经消失了。如果你真的回到那个年代,你当时依然是无知和无畏的,你的选择依然会让现在的你觉得遗憾。
所以从来不会比现在好哪儿去。
等到中年我们会对死亡开始更关注。你会想要去养生,想要去长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到中年之后,慢慢意识到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
哲学认为人在出生前和死亡后都是不存在的。出生前的不存在大多数人都能接受,但是死亡后的不存在,是我们很多人很难接受。
我们只需要好好活出这中间的几十年,活出精彩比什么都强。
人到中年会有空虚的感觉。因为人的活动,会有两种,一种是终结性的活动,一种是没有终结性的活动。
三年考研,两年考公务员,四年年晋升高管,这些是我们的计划,也是有终结性的活动,那我们一个阶段结束就需要有更多新的目标才可以一直向前。
比如一直追求艺术,一直想在音乐领域,在画画领域怎么怎么样,在公益的领域怎么怎么样去带动多少人参与进来…这些都是非终结性的活动。
我们做一个这个事情有终结的一天,等终结的这一天你就会有空虚的感觉。莫名其妙的空虚。
所以我们的时间和眼光要多放在非终结性的活动上。
我们必须保持激情就不会空虚。
其实人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幸福感,当我们越过分关注自身的幸福感的时候,我们获得这种幸福感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身的幸福感很多时候来自于自身之外,我们的幸福感强还是不强,取决于我们本身之外的东西,取决于身外之物,外面的环境,外面的人文,外面的产物,它能够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不要一味只强调自己如何如何,要更多的时间花在身外之物上,那么我们的幸福感也会更强烈一些。
另外在生活中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但是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比如音乐,画画,运动,公益等等。看似是对我们的目标来说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却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我们就不会在中年之后感到空虚,永远都可以做下去,让我们保持年轻态,保持兴趣,一直保持一个健全健康的人格,所以既不用过分回忆过去,也不用过分憧憬未来,在当下这个时刻能够保持正念,保持一个正确的三观,我们的中年危机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