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下我们是如何将新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的:
1、建立新认知:类似于电脑会通过代码将人类输入的东西呈现为人类能看懂的文字图像,我们的大脑也会将外界信息进行编码,以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这个过程叫做“建立认知”,这种储存形式叫做“心理表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概念”,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定义(这种新认知实际上是一种假设,它与事实不一定完全相符);
2、认知输出:在需要的时候,大脑中的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会按照之前建立的认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并采取相应行动。就好比在计算器中按下“=”号,计算器会自动对之前输入的内容进行处理,并最终呈现出结果;
3、升级认知:反思行动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差距,找到假设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并加以改进,使又慢又差的旧认知升级为更快更好的新认知。好比程序猿哥哥本来想写一个Win 7系统,结果只写出来486,还能怎么办呢,硬着头皮改啊…先找到Win7和486界面里不一样的地方(即行动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差距),找出程序代码里的bug(假设与实际不相符的地方),最后把破破烂烂没人用的486升级成Win7(这年头还有人用486系统嘛…但是就有人还在用大清朝的旧认知来处理现在发生的事件,哎~)。
我把反思的方法用在了对自己晨读经历的复盘中,希望提高自己的微课分享水平。
反思:
做事的顺序是: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是: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反思是对已产生的行为进行“苏格拉底式提问”,一直问“为什么”直到需要深入思考、无法直接回答出来为止,思考的那个点就是我们要记录的反思结果。
比如说第二条“适当解读”,我的反思过程如下:
目标假设:每天都加入自己的理解或相关工具
事实:放假期间转到喜马拉雅平台就没有这么做了
假设1:放假偷懒了。
校正1:那为什么我还在坚持晨读?
假设2:在找工具的过程中自己没有收获。
校正2:那为什么当初设立这个目标?
假设3:当时设立这个目标是为了在枯燥的书本内容之外增加一些实用的工具,可以吸引更多小伙伴收听,并增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理解应用能力。后来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提升,应该说,是提升不明显,所以我放弃了这件事。
没有建立“半衰期长的事情更值得投入”,才是这件事情里反应出的我真正的认知局限。
以教为学:
现在,假设还是那个程序员小哥哥,他不想自己写程序了(从486改到Win 7是会死人的!),那么他可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把锅甩给别人自己当掌柜呀~咳咳,教会别人,那他的负担至少可以减轻一些。
教人的好处有三:
强迫自己学会所有东西(小剧场:“师傅,Win 7是什么样的?”“呃,这个为师也不知道……”);
强迫自己记住所有东西(小剧场:“师傅,Win 7这里是写1还是写0?”“呃,这个为师也记不清了……”);
从学生那里学到新东西(小剧场:“师傅,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改成Win 7啊?直接写Win 10啊!”“呃,你说的都好,依你依你……”)。
收回来。如果想要把《向前一步》这本书讲给别人,我现在还有哪些障碍?计划如何解决?
预计在11月中下旬准备开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