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在他的《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当中写到:
我的每个七年:第一年拼命学习,拼命适应。到了第二年,我已经习得了最基本的技能,第二年就拼命地成长。到了第三年,收获。第四年呢,收获。第五年呢,收获。第六年呢,还是收获。第七年干什么?休息。
小时候觉得一辈子好长,现在觉得一辈子好短,原来七年也可以是一辈子。其实仔细想想,何止七年,一年,三年,六年抑或八年都可以是一辈子,只要在此期间我们获得了重生。如果三十岁到四十岁我们除了年龄的增长,容颜变老......这些被动的变化,而没有任何主动的成长变化,那么这十年只是重复的十年,只是一年而已,相反如果我们每隔几年就要重生一次,使自己不断提升改变,那么我们一生其实是几辈子。
分享书中几点有新意的看法和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记得有90后(99年的)说愿意用自己的整个青春换马云的的财富,问马云是否愿意。马云的回答很干脆很利落,当然换。主持人撒贝宁很诧异,又重复问了马云一句真的要换?马云说了下面一句话:“财富有什么用呢?青春过去就不再回来。说完这句话,他又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钱多又什么用呢?又不是你的。像我们这种财富只是社会委托给我们,让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的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自己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所以,我当然愿意换,只是他会后悔。”
网上流行一句话“当我们的才华撑不起我们的野心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静下心来学习。”套用一下这句话,我想说当我们的能力撑不起我们想要的财富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沉淀自己。真正有能力的人就算是财富清零,也会在更短的时间内积累到同样甚至更多的财富,千金散尽还复来说的就是这些人,而没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就算我们中了头彩,财富也终究会一点点蒸发掉,面对整个阿里集团也只能束手无策。
二:活在不久的将来,而不是当下或者过去。
人们总喜欢说活在当下,按照李笑来的说法,人应该活在不久的将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得太远只能是海市蜃楼,不切实际,完全走在时代前沿的人都成了别人的垫脚石,都成了成功人士的经验借鉴者。但倘若完全活在当下,就是泯然众人矣。
我们要想办法活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幸福美满的窍门就在于比别人早半步,早太多了不安全,晚半步就始终只能遗憾,永远都只能是追随者。这就好比做计划,短期计划可以让我们更有头绪地做事,而30年50年目标只能是浪费时间罢了。其实和《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应该对周遭变化具有敏感性,及时做出行动和变化,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奶酪,当奶酪消失殆尽时终日沉静在往日的幸福回忆中。
三:榜样和楷模不是用来模仿的而是用来学习的。
我们希望自己和榜样和行业大咖一样优秀,于是我们不停地照着大咖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照着大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我们永远成不了大咖,只能成为小XXX,XXX第二。当然能够成为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绝大部分的人都死在了照搬楷模,模仿大咖的路上,因为我们终究是我们,一味地迷恋榜样和大咖,终究会迷失自我,甚至会因为赶不上自己所谓的榜样而彻底放弃。看待优秀的人、榜样、大咖就如同看一本书。
我们看书时只要从书中学到一点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就觉得读这本书是有意义的,然而我们对待楷模和牛人却希望攀比,希望完全照搬,其实我们只要从榜样身上学到我们认为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就够了。我们毕竟只是为了做最好的我们,只有守住本心,沉下心来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用和任何人比较,我们就是优秀的。
愿我们都能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