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是2020年春节看的第二本书,感谢成甲老师贡献的智慧。从WHY/WHAT/HOW三个方面来复述对书本的理解。
一、为什么要学习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最高效利器
人的一生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度过的,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再面对新的问题,再处理新的问题,依次循环反复。
为了解决问题,人类需要去认识世界,去学习。按此思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为了解决问题。怎么分析问题,怎么选择解决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使用的决策依据是个人的过往经验。它有局限性,例如,经验不具有普适性。
而最有效的决策依据是那些被经过严谨、广泛验证的跨学科的原理和规律,这就是思维模型。有了它,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杠杆点,即更好、更快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大多数人习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解决方案,天然缺乏一种跨行业、跨领域寻找解决方案的意识。
实际上,可以在跨学科跨领域上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领域解决的问题是相似的。俗语说“天下之下无新鲜事。”作者说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行业出现时,披上了不同专业术语的外衣。二是每个领域中解决某类问题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作者鼓励“去找那些发展水平更高领域的解决方案,搬到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
所以,为了高效有质量解决问题,需要学习最底层的知识,即多元思维模型。这就是学习多元思维模型的价值。
二、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触达问题的本质
(一)多元思维模型的定义
作者认为多元思维模型是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本质的策略。多元强调的是不同属性、学科的知识。
(二)多元思维模型的4个层次
作者提出从理解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深度上来看,可以把思维模型分为4个层次,它是不断寻找挖掘到问题的本质。这四者无好坏之分,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
多元思维模型的4个层次不仅可以用来解决问题,还可以用来分解追问答案。可以自问“这个答案起源在哪里?背后更基础的原理是什么?能不能用更底层的学科来解释这个问题?可不可以用哲学视角来解释?”。实际上,从答案追问思考方式是一种有效学习思考方法。正如乔布斯所言“学习任何一个领域,都应把它看做思考的镜子,我认为这是学习思考最大的价值:学习如何思考。”
三、如何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如何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思维模型)
既然多元思维模型这么重要,那要如何才能掌握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在我看来,更希望作者可以告知通用的多元思维模型有哪些。作者勾起了你的兴趣,同时让你去其他处地方学习。似乎书本只是个引流品。)
第一种方法是向书本学习的读书。
作者立足于读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上(功利角度),介绍了3种方法,分别是查字典法、关键词法、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一)查字典法(适用于简单问题)
1.如何使用查字典法
为了掌握这种方法,首先建立一个观念,即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从书中找到解决方案,不是为了通过读书获得启发快感,不是把一本书读完。“点不在多,会用则灵。”
其次,调整读书时间的分配。在前面观念指导下,对读书时间进行分配,用20%时间阅读,80%时间思考。
最后,启用查字典法。
第一步是阅读。以30分钟,为例。看书10分钟。拿出一本书/一篇文章,看目录或快速浏览,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一旦读到自己觉得有用/有趣的地方,就停下来合上书。
第二步思考提问。提问类型如下: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它在解决什么问题(具象问题到抽象问题)?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2.查字典方法的适用范围
它适合“一个问题对应一个思维模型”的简单问题。
3.查字典法的局限性
对于处理答案与问题不是简单一对一关系的复杂问题无法使用。
(二)关键词法
1.关键词法是什么
把阅读的单位,从在文章中找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从全书中找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
2.如何使用关键词法-3步
它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第二步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第三步是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3.关键词法优势
它可以快速掌握全书解决问题的逻辑和结构,形成清晰思路。
4.关键词法劣势
它只能抓到作者的显性知识和看得见的思维模型,无法了解作者的思维暗线。
(三)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1.知人论世是什么
它是指为了弄明白一件事,既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研究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思维方式。
2.思想地图法定义及其方法
一个可以看清思想大河中不同的流派的地图。为了绘制这样的地图,作者推荐了3种方法,第一种是看工具书《通识:学问的门类》;第二种方法是阅读各个领域的思想发展史;第三种是研读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第二种方法是向他人学习的五星笔记法。
作者认为五星笔记法的核心原理是要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把它用起来。在我看来,作者这个观点与《结构思考力》中的结构化接收信息、《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分析和整理信息以及RIA是部分一致的,为了今后方便使用,我自己做一个内化(完善中)。
第一大步:运用绿灯思维,全面结构化接收对方信息。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结论、理由、事实、情绪、需求。
第二步:判断。找出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
第三步:概括。用一句话概括对方的观点。
第二大步:运用红灯思维,批判性接收对方信息。
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第三大步:运用自我成长思维(暂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行动
第一步:启发是什么。
第二步:行动是什么。这次的启发中,哪些是可以变成下一步的行动。
第三种方法是内化应用的超一流学习法。
在我看来,这个方法介绍的如何获取思维模型(实际上,这里可以归入向他人学习的类别)、如何可以牢牢记住思维模型、如何可以高效实用/内化思维模型。其中,作者归纳的思维模型内化5个阶段是一种标准,评价自己内化的五个程度,是有借鉴意义的。
四、如何建立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是如何掌握思维模型的高阶版,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
(一)建立跨学科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的价值
作者认为思维模型只是解决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却不能减少问题的数量。它的危害之一是有可能让人们陷入解决问题速度赶不上问题产生的速度。用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解决一个问题,可以获得认知优势(形成对问题的全局性理解,从而更本质理解问题),还可以深刻理解不同思维模型的适用条件。另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当你拥有有效的多元思维模型体系,就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二)必备的学科思维模型
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学科那么多,哪些学科的思维模型是必备的”?他认为有四类:
一是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数学、化学等。
二是理解群体系统规律的学科,如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三是理解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如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哲学等。
四是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学科,如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等。
学习这四类学科思维模型关键是要知道支撑这门学科背后的思维方式什么,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更全面的思维方式。
(三)把跨学科知识融入一个知识体系的方法——问思模体系
组织知识的关键是问题,非知识。“问思模”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是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
上述“问思模”体系没有体现出不同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型之间的横向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寻找问题现象背后的相似性,在跨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另一种方法是用结构化思考构建系统骨架。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再深入细节。
五、如何综合运用跨学科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在这部分作者提出依据不同的问题类型采取不同的思考方法。具体见思维导图。
总得而言,人的一生都处于面对问题中,到底问题解决效果如何,取决于你采取的解决问题思路。一般有两大类思路。第一类是凭借经验,第二类靠验证过的理性思维模型。这类思维模型有抽象不同程度的划分,由低到高分别是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如果采用越多的视角看待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也帮助人们建立全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