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昨天的,还有一半没有读完
波士顿矩阵
店长举了2个案例,用来分析
案例一,
店员管理,根据能力和意愿两个因素,将店员分为4大类
有能力有意愿的店员,这类店员应当重用
有能力无意愿的店员,这类店员应当找出原因,多做思想工作
无能力有意愿的店员,这类店员应当加强培训,多锻炼,让其变得够能力
无能力无意愿的店员,这类店员应当开除
案例二,
做产品和价格规划或者调整的时候,各个大类和小类应当相互协调,让东西看起来高性价比,而且还赚钱。按照产品的竞争力强弱和利润高低,可以分成四类:
竞争力强利润高的产品,这类产品应当放在显著位置,重点推荐,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竞争力强利润低的产品,这类产品是走量产品,用来平摊固定成本,也是用来拉开与竞争者距离的产品
竞争力弱利润高的产品,这类产品成本一般比较低,往往是利润的来源之一。也是为了与竞争者看齐的产品。
竞争力弱利润低的产品,这类产品当然不会主动放店里,但是在运营过程中,有一些产品慢慢就变成了这类无竞争力无利润的产品,应当主动淘汰。
运用波士顿矩阵的关键
在做决策时,一般都会遇到多个影响决策的因素,
1,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两个,这两个一定是最关键的,是核心要素
2,按照这两个要素的强弱分为4类,强强,强弱,弱强,弱弱
分类完成后,思路就容易理顺,办法就容易想出来。
行动与思考的关系
行动之前多思考,思考是永无止境的,一定要行动,行动之后也要及时思考,及时纠错,边行动边思考
切不可一直思考,也不能盲目行动,要把我思考与行动的度
既要是行动派,也要是思考者
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这是一本书名,书中给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案例,很实用
对话的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
第二个原则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做生意不能有假期病
开店做生意不比上班,假期对于生意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假期人多生意好,一定要抓住机会
做一家80分的店
这个理论最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是让开店的人全面综合的考虑问题,
第一步,梳理出开店最重要的因素:比如,产品,模式,位置,价格,团队,宣传 等等。
第二步,在各个因素中寻找平衡,假如你的产品不够好,那么就应该找个好点的位置,位置也不行,那就起码价格要有绝对优势;有比如,你的位置定了,就是不太好,那么引入的项目就必须有竞争力,而且从价格上也要有杀伤力,如果都不行,那么就要求团队宣传能力非常强大,总之,你要知道你的店开起来要“最终等于80分”。
第三步,运用第二步的分析,会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然后拟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策略,这个核心竞争力和策略就是为了确保店面能达到80分。
这也能回答很多人的疑问,比如,为什么一家店产品不怎么好,生意还很火爆呢?比如,为什么一家店的东西卖得如此贵,买东西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比如,为什么一家店位置很差,但是生意就是秒杀同行?
答案很简单,就是这些店的老板都做到了“最终等于80分”。
如何不复杂地开创一个项目
就是从众多的品类中选择一个品类做精做透,或者从一个品类下面众多产品中,选择一个产品做精做透。
比如专门做手工石磨豆腐,好处多多。这种项目有四个好处:
1,出品的人工极少,出单速度极快。店面运作效率非常高。豆腐做好之 后,只需要少量人卖就好了。
2,产品质量容易控制。因为是事先做好,不是顾客点单之后现场做,有时间把产品做到最好最满意为止再呈现给顾客。
3,这种产品一般比较容易标准化,产品质量稳定,顾客满意度高。
4,产品做好之后配送到店里,店面位置可以不用很大,不仅节省开店成本,而且扩张比较容易。
了解顾客需要什么
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来思考,而不是仅仅满足顾客的需求,但市面上没有类似的产品时,顾客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借助自己的优势,可能会打造顾客需要的新产品,或者是对原有的产品做出改进,做出超出顾客预期的产品,带来更好的生意。
开店应该让沉没成本尽量小
什么投入最容易成为一个店的沉没成本,是固定投入,比如装修投入,设备投入,转让费。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一个店应该小而美,“小”就会让沉没成本尽量小,“美”会让沉没成本尽快被覆盖。
想想,你的沉没成本是什么?
开店之前,算算保本营业额
啥叫保本营业额呢?
固定成本/毛利率
固定成本:每天睁开眼睛,不管开不开门,每天必须交出去的钱
毛利率:产品卖出去的毛利率,比如产品成本6元,售价10元,毛利率40%。
假如每天固定成本1000元,那么保本营业额=1000/40%=2500,也就是说,每天需要卖出2500元才能保本,超过2500元才能盈利。如果平均每单售价10元,最少要卖出250单才行。
降成本就是赚钱
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净利润越大,就越挣钱
降成本有几种方法,如下:
第一,技术降成本。就是通过改变工艺或者配方来降低成本。比如,一个菜品之前你用5种原材料,后来经过改进,只用3种原材料就可以了,而且味道更佳,成本由10块钱降低到5块钱。这种方法就是技术降成本。
第二,采购降成本。就是不停的压迫供应商降低成本,不断的选择新的成本更低的供应商。简单直接。
第三,管理降成本。调整工序流程降成本,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效率,比如以前店里需要10个人才能忙得过来,现在经过梳理和调整,只要7个人就可以完成任务,那么3个人员工资就瞬间变成利润。
调整产品结构降成本也是属于管理降成本的一种。
当营业额不变的情况下,省下来的成本就是利润。当然,降成本不能以牺牲产品品质和减低效率为代价,如果成本降下来了,顾客体验也下来了,那很有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盈利能力就是店的生命力
盈利能力,一定程度上看,就是净利润率。代表一个店的生命力强弱。
第一家店转让之后,我停摆了近一年,除开研究产品,也在想方设法如何提高下一家店的盈利能力。
第一,产品必须少,毛利必须高。
第二,产品必须能标准化,能批量生产。
第三,产品要必须事先做好,并且能存放。
第四,店面必须小,营业额/租金应该在8-10倍以上。
第五,外带为主,所以产品需要方便打包和携带。
第六,产品搭配必须能有协调效应,而且简单易操作。
这六点看上去是产品问题,模式问题,其实背后的思考逻辑是成本问题。
第一,产品少不仅管理成本低,而且会让采购成本降低。
第二,产品标准化,能批量生产是为了节省生产中心的的人员成本
第三,事先做好,能存放是为了保证出单效率,提高了店面单位人员的接待效率。能存放是为了保证浪费最小,第一天卖不完第二天还可以卖。
第四,店面小,租金相应会低,不做堂吃,不需要一个店员来收拾垃圾,节省一个店员工工资。
第五,产品搭配协同保证店员最快的出单效率。
第二个店虽然小,但是净利润最高的时候达50%多。得益于前面说的六点不仅提高了毛利率,更提高了净利率,也就是盈利能力比较强,生命力比较强。
当然,降成本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过程,我现在也还在降成本。但是如果开店前,成本方面不做顶层设计,后期降成本很可能就不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活命。
以上是金玉良言,是店长总结的精华,值得反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