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每天疯狂工作。没有娱乐,没有社交,也没有什么快乐。当问她想要的是什么,她说是钱。为什么需要钱呢,她说其实也没什么太多负担,就是想让自己消费自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段话引起我的思考,这究竟是人的需求,还是人的欲望?这二者有何区别?
第一,需求源自于主体自身,欲望源自于他者,“欲望是被可欲之物所激发起来的渴望;它源自于‘客体’;它是启示——而需求则是灵魂的空虚;它源自于主体。”前文已经指出,由于需求和肉体联系在一起的,而肉体本身总是有所缺乏,无法自我满足,“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因此每个人都有需求,需求的根源在于主体有所欠缺。欲望则与主体的欠缺没有关系,“欲望的模式:什么也不缺者的企求,完全占有自己的存在、超出于其充实性之上、具有无限观念者的渴望”。欲望不是由主体的欠缺所引起的,而是由他者的无限性所激发起来的,“无限性不是认知的‘客体’,而是可欲的,它引起欲望,也就是说,它能够被每时每刻其思多于所思的思想所达到”。世界上真的存在着我们所欲望的无限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列维纳斯以笛卡尔为例。虽然笛卡尔把“我思”奠立为世界万物的根基,但他又肯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比自我更加完满之物,正是它把完满这个观念放到了自我的心里,构成了自我所具有的一切思想观念的来源,从而肯定了无限的存在。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无限,所以自我的中心地位产生了摇撼,自我被迫趋向、欲望他者,“与有限有关系的无限引起有限的不安,或者唤醒着有限;这一切相当于心理现象,就像启迪一样”。
第二,需求是可以满足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形而上学的欲望具有另外的意向;它所欲望之物超出于一切可以满足它的事物之外。它就像善——所欲之物不能满足它,而是加深了它”。需求与人的肉体的欠缺有关,所以就像虚空可以被填满一样,它也可以被满足。但作为欲望的主体,人们已经摆脱了肉体的障碍,不再将头颅伸进现实以填补肉体的空缺,而将自己的目光探向自身之外、现实之外,开始一种真正超越性的追求,因此无所谓满足的问题,“这是不可同化为需要的欲望。没有饥饿——同样也没有终结——的欲望:无限之欲望,在超脱一词中体现出来的存在之外的欲望。超验性和善的欲望”。同时,由于欲望又是对无限性的欲望,而无限之为无限,正是因为它是没有终点、没有尽头的,所以,自我只能始终被无限吸引着奔跑在追逐无限的道路上,根本就无法获得满足。不过欲望中的自我并不会因为道路的无限延伸而垂头丧气,反而因此而变得斗志昂扬,“无限中无的否定性挖掘出了一种欲望,它不知自我填充,它不以其自身的增大滋养自己,它作为欲望而激昂,随着它接近可盼望的对象,它就远离了满足”。
第三,需求最终要回到自身,而欲望却指向纯粹的外在。需求起源于自身的欠缺,所以,需求以满足为目的,人们通过劳动、据有他者的方式,将他者变成自身营养的来源,并通过消化和吸收等方式,最终将他者变成我的血和肉,变成我的一个构成要素。因此,虽然起初人们由于需求而迈出自身,走向他者,但是自我最终又回到了自身。欲望则与需求不同,已经完全放下了自身,而是对于外在于自我的绝对的他者、无限性的渴望、向往,所以,他不但不会通过吸收消化他者的方式将他者变成自我的一个构成要素,而且还要为他者付出自己的一切,以致可以将自己正在享用的面包送给他者。因此,欲望不是充实自身、回到自身的。
看了以上的学术解释,我也陷入了思考。我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自己也有很多欲望。可是这样的欲望需要被满足么?这些欲望按照以上的说法,也许并不来自自身,比如一个名牌的包包。这个是欲望还是需求,如果是欲望那要包包的动机就是让别人看的见我买得起名牌包。如果是我值得用更好的东西,更喜欢的东西,那这个就是我的需求,需求理所应当的被满足。又比如,希望自己能挣更多钱。这个是欲望还是需求,本身各方面的花销也需要钱。这个看起来好像应该是需求,但是这个需求不是立刻需要被实现的。可以分期,我想速成的去实现这个目标,也许这就是欲望。再或者关系,需要对方更多的陪伴和关爱,这又是需求还是欲望。我是真的需要这份爱,还是我看到别人的老公,我的比较。
关于欲望和需求,欢迎大家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