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由于某种不可抗原因,不能开灯看书。恰好今晚又抑制不住看书的想法,于是打着手电,看着蔡崇信的《皮囊》,现在看来,果然一切自有定数。
我的母亲在农村长大,家里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和弟弟。小时候听母亲说,那时她学习很好,可是家庭条件太差,加上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外公一心只想供舅舅上学,因此,即使是老师追到家里让母亲去上学,可是依然被外公制止,让她留在家里干活,放羊、拔草,非常辛苦。后来,因为媒妁之言,就遇到了父亲。再后来,就有了姐姐和我。
和蔡崇信文章中写的一样,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但是母亲的要强,并非在于房子,也不是其他有关脸面的事情,而是在姐姐和我的身上。
从小,母亲对我们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她一直说,要先成人,再成才,只有姐姐和我成才了,她才能挺直腰板说话。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学习方面,她都要求我们要做到最好。有时候,即使是姐姐犯了一些小错,母亲也会狠狠批评,偶尔还会动手,像我这样的,就更不用说了。我记得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活着在世上,不蒸馒头要争一口气。”对于姐姐和我的所有事情,母亲都很上心,也很细心,按照她的话来说,一定不能耽误了我们。
母亲非常单纯,单纯到有一些事情明明不是她的错,也会使劲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有这样一件事,她至今仍会提起。我和姐姐相差五岁,姐姐中考那年,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可是因为考虑到我还在老家上小学,两边难以兼顾,母亲就让姐姐留在老家念了高中。不巧的是,我升学考试的时候也考上了市里的初中,又因为要顾及到姐姐,也留了下来。直到后来,不知道是因为学习环境的问题,或是个人的原因,姐姐在高考时没有考上好大学,没有选到好专业,母亲为此十分自责,一直对姐姐心存愧疚。我记得有一个晚上,母亲在跟我聊天时又提起了这件事,她的语气明显放缓,眼睛里也泛起泪光,母亲说,这件事一直是自己心头打不开的结,可是无法挽回,能做的只有以后好好弥补姐姐。后来,我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即使万般辛苦,母亲也不同意住校,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陪着我念完三年的高中。高考结束后,我阴差阳错的考上了军校,母亲非常开心,脸上满是笑容,一直说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对的,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可与此同时,她也愈发觉得有愧于姐姐。
后来,我上了大学,姐姐也成了家。由于我在军校,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姐姐也要顾及家庭和工作,很少回家。母亲的要强,更多的转为了对我和姐姐的思念。每一次过年回家,母亲都格外的开心,忙里忙外,乐此不疲。每次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又是一阵心酸。
因为母亲小时候的生活很遭,外公不让她上学,还要干很脏很累的活,就连嫁给父亲也是父母安排。在她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自己主动去选择过,而是一直被所谓的责任牵着走。小时候是对父母的责任,长大后是对家庭的责任,她永远在忙,总是那么劳累,却还是要微笑着面对生活,要撑起一个家。有时候我会说她傻,明明小时候外公对她很坏,只是把母亲当成赚钱的机器,议价的筹码,为什么在外公去世时,亲生的儿女没有操办,而是母亲一手包揽。这个时候,母亲总是会回我,“都过去了,他毕竟是我爸”。
直至今日,姐姐已经成家,我也有了稳定的工作,可是母亲依旧闲不下来,还坚持要做点工作,多赚些钱。我总是劝她早点退休,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会生气,“你还没有成家,我不忙谁忙?”我也只能由着她,用她瘦弱的身体,继续支撑着这个家庭。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虽然路途不同,但终点始终是一样的。今天,母亲的孩子们终于长大,我想zhey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虽然路途不同,但终点始终是一样的。今天,母亲的孩子们终于长大,我想这也是母亲最希望看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