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文旅叔叔公众号”)
春节,我到C市H区去拜访一个朋友。
几年未见,朋友分外热情。
朋友说找个地方玩玩。我提议说,我们先去喝一杯咖啡,聊聊天吧。
朋友面露尴尬之色,说,我也不知道哪里有咖啡店,我们转转看吧。
转了一大圈,真没有看见什么咖啡店。
茶楼倒是有几家,但不是纯粹地喝茶,是喝茶兼玩麻将。
走进去一看,麻将生意兴隆,喝茶的寥寥无几。
而且,在麻将声中聊天,也没有办法聊。
我们只有在城市的剪影里,边走边聊。
我忽然觉得,城市之间的级差就摆在我面前。
而城市之间的级差,就体现在一杯咖啡上。
一、一杯咖啡,就是一个精神交流群体。
前几年,我读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很受震撼。
书中讲了,一个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其实就是找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因为我的一些个曾经很好的朋友,就是因为可以说的话少了,愿意说的话少了,就渐行渐远了。
咖啡厅这个场景,不吵,有人,是可以放松好好说话的好场景,是深度交流的理想场所。
每一个类型的群体都有精神交流的需求,他们对场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两在乡下大妈,她们可以搬两个小凳子,在太阳下快活地拉家常。
我认为,知识类群体,才是咖啡厅的主流消费群体。
因为,只有深度思考,才会深度交流。
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划分,咖啡厅的数量应该是依次递减的。
C市是二线城市,H区处于郊区,应该是四、五线城市。
四、五线城市也有知识工作者,但是他们还形不成一个足够大的群体,咖啡厅,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布局的。
二、城市就是生活场景,不同的场景,思维方式也不一样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观察当地居住民的状态。
我发现,每个城市的生活者们,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比如说深圳。年轻,亢奋,过红绿灯时,人群都是紧走慢跑的样子。
好像永远都在追赶,永远都很忙碌的样子。
这是一个创业的城市。
在深圳和朋友喝咖啡,没有什么闲事扯,直奔关心的话题。
比如说成都。悠闲,放松,过红绿灯也是慢慢悠悠的样子。
这是一个休闲的城市。
和成都人聊天,先要互相嘘寒问暖,才进入正题。
每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生活场景,不同的场景,思维方式也不一样。
我到过西部一个边远小县城,接待我们的是招商局的一个年轻美女公务员。
听她同事说,她还没有结婚,我们就拿她开玩笑。
这位美女公务员急了,说,我是公务员,本科毕业,不怕找不到好对象!
她反复强调了公务员这个关键词。
这位美女公务员代表了这个县城主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一、二线城市的人们回老家去过年,没回去的时候想回去,回去了又想离开。
三、有知识产业,才有知识群体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个五线城市当招商局长。
去年,领导下了指示,要把星巴克招过去落户。
我朋友认为,这还不简单,出点优惠政策,一个咖啡店还招不过去?
结果,还真不行。
星巴克的态度其实还蛮认真,派了几个人去市场调查,结果是认为消费群体不足。
有知识产业,才有知识群体。
我朋友的领导认真了,那我们招几个知识企业,不就有知识分子了,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领导都是有资源的,一个物联网企业的老总,是领导的朋友,谈好了优惠政策后,把企业搬过去了。一百多号员工跟着过去了。
半年后,领导调其他地方了。
一个月后,物联网企业也悄悄搬回去了。
物联网企业的老总说,上下游产业都没有,我一个企业在这里,跟谁玩呀?
多个知识企业,多个知识单元,才会形成知识产业。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也许,再过十年,四、五线城市的咖啡厅,会慢慢地多起来。
(更多文章关注“文旅叔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