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是金庸笔下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不读书,却可以当官,还当了天下最大的官,黑白两道通吃。最绝的是当了官还可以不受当官之累,一样赌钱、玩女人,最后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带兵,却一次又一次地打胜仗,让每个人都羡慕不已;不用辛苦做生意,却可以发大财,并且没有牢狱之灾;爱的女人一共得到了七个,她们却不打架;一句话,好吃懒做想发财,却可以发财。天上掉馅饼的美梦成了真。
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过的隐密愿望,它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白日梦中。我们喜欢韦小宝,可以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但我们喜欢他真正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隐藏着的那个韦小宝,被金庸的生花之笔满足了,满足得那么地畅快、淋漓。所以,看金庸的小说,会让我们如痴如醉,迷得不愿意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不过,但凡正常的人都知道,那毕竟是小说而不是现实,因此,我们没有那一个人会傻到真正相信那是真的。否则,那就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在自我幻想之中的精神病人了。我们的正常,就在于我们可以区分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
可惜,金庸笔下的韦小宝是一个男性。似乎,我们看到的韦小宝只代表了男性的期望与梦想。那么,有没有女版的韦小宝呢?
弗洛依德--这位人类心灵伟大的观察家—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母情节与恋父情节。在心理学开始普及的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常识性的知识了,不会再因为无知的恐惧和道德的厌恶而不假思索地否定这个现象。
心理医生的职业,让我有条件进入许多女性来访者的内心深层世界。我惊讶地发现,弗氏老先生并没有错,大多数女性的确都存在着恋父情结。不过,老先生对于恋父情结的解释,却有局限性。因为我的观察让我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大多数女性都存在恋父情结,但原因似乎也不能只是仅仅基于性的生物学原因。
是什么让女性这样痴迷于父亲呢? 女性与父亲和与丈夫,都是一种亲密关系。如果我们可以仔细地辨别这两种亲密关系的不同,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女性恋父情结的非性动机。
首先,在亲密关系的获得上,父亲与老公不同。父亲是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女儿,老公是有条件地爱着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说,女儿无须拥有任何内在与外在条件去吸引父亲,也无须与其同性竞争,仅仅是自己的父亲的女儿这一事实,就足以让女儿获得父亲的爱。而丈夫不同,女人需要拥有吸引老公的内在与外在条件(身体的吸引力、温婉、贤惠、善良等这些因人而异的内在品质或其组合),还可能存在着严酷的竞争。也就是说,老公对女性的爱是有条件的爱。
其次,在亲密关系的维护上,父亲与老公不同。
常言道:养儿才报父母恩。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父亲来说,父亲对女儿的爱,是不平等的单向度的爱。也就是说,在这种爱中,只是父亲单向度的付出的爱,而无须女儿平等的回报。
而老公对妻子的爱不同。老公与妻子是两个平等的成年人。虽然,社会分工不同,社会或个人所定义的夫妻双方的角色职责和权利义务不同。但大体上,这种关系是平等和公平的。老公爱着妻子,会有付出;但妻子同样要对老公付出,双方的付出在大体上是平等的。如果长期的不公平,就会导致一方的委屈和不满而破坏夫妻双方的亲密关系。
最后,对亲密关系稳定性的安全感不同。 父亲与女儿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因此,父女之间由血缘和养育所导致的这种亲密关系,不管是在现实层面还是在心理和情感意义层面,永远无法被任何力量所破坏和解除。因此,在这种关系中,女儿会幸福地享受着稳定的安全感,从来不用担心父亲有一天会抛弃她、会见异思迁、会因为自己的某种变化(疾病、健康、容颜、能力、思想、文化、经济等数不清的变数)而失去。
相反,与老公的关系就不同,与老公的关系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破坏和解除。因此,再幸福、再自信的女人内心都会隐藏着一种恐惧与担忧:老公会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与诱惑、他的思想的变化、还有自己的某种变化(疾病、健康、容颜、能力、思想、文化、经济等数不清的变数)而失去。
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得到之后只是单向度享受对方的付出自己却不需要任何努力和付出,永远也无须担心这种关系被破坏。呵呵,这样的亲密关系,岂不与韦小宝一样是可以让我们永远痴迷的白日梦呢。如果我是女性,我当然也要选择做一个女版韦小宝。
但是,问题在于,父亲毕竟不同于丈夫。虽然与丈夫的亲密关系是那么艰难才能获得,也要辛苦地维护,还会担心这种关系的失去,但与丈夫可以享受到性的快乐、可以生儿育女;与父亲的关系,虽然有着千般的好,却无法实现每个女人都想要的性的快乐与做母亲实现女人的完整。
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摆在那里。怎么办呢?假设,如果可以嫁自己的爸爸就好了,或者嫁给一个像爸爸一样的丈夫,这个矛盾不就完美地解决了吗?那就是最完美的结局。对于女性来说,这是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因此,嫁给父亲成为了每个女人内心最隐秘的梦想。而不管,这种梦想只能以隐藏在潜意识中被自己的道德超我严守而不能被意识觉察的存在,还是可能以任何隐秘与曲折的方式出现在意识与幻想中的存在。这种内心深层的动机构成了女性心理活动的重要深层动力;构成了许多女性对自己的老公不满,自己却说不清楚的潜在原因;也是许多女性曲折艺术的悲剧性白日梦的主题—之所以是悲剧性的爱情白日梦,乃是因为如此完美的理想爱人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它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因此,这种理想的爱情与理想的白马王子在自己的内心剧本中永远无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然而,这种忧伤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令白日梦的主人公沉醉其中,一生都不肯从这种梦中醒来,好似忧伤成瘾。
从个别推导到一般,从个别的病态案例推导成普世心理规律,是弗洛依德、也是其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被世人所诟病的原因。因为,这种思维方式是违反了科学精神。
比如:有人可以反驳,那些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女儿呢?那些被父亲所伤害仇恨父亲的女儿呢?不可否认,没有得到父爱或者成长过程中反而被父亲所伤害的女儿的确存在。不过,人的内心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因此,这种女儿可以在内心幻想一个完美的父亲角色出来满足自己,替代现实中的父亲。当然,由于对父亲的厌恶,这种幻想出来的完美父亲很有可能完全不像父亲,他可能以任何一种男性身份出现在这种女儿的内心深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种幻想的出来的男性角色,是带有上述三个特征的。当然,被对父亲的仇恨推入同性恋中的女儿例外。
要证明这个从个别病态中发现的心理事实是否是一个普世规律,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验证办法。就是看官诸公,你们不坊试试,不再对自己的妻子单守着丈夫的角色,试着像父亲一样地去爱一下你的妻子,像父亲那样对妻子无条件的爱、像父亲那样不求回报、像父亲那样包容妻子,看看你的妻子是什么反应。我想,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得到你们想要的结论。
......................End....................
-*-*-*-*-*-*-*-*-*-*-*-*-*-*-*-*-*-*-*-*-*-*-*-*
如果孤单迷茫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出处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