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 Huang, Marketing & Training
Jul 13, 2019 · 15 min read
护肤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市面上从十几块钱的洗面奶,到上万元的面霜,都含有各种各样化学成分,有溶剂,表面活性剂,还有林林总总的防腐剂、色素、香精、增色剂、稠化剂、络合剂等添加剂,还有商家宣传的各种“活性成分”、“有效成分”等等。作为普通消费者,也不知道这些成分具体能起到什么功效,真是乱花渐入迷人眼,一个脑袋两个大。那么护肤品配方中不同化学成分越多,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伤害越大吗?
笔者就这一问题咨询了业内人士Fiona女士,得知护肤品的基本组成主要是水,占到70%左右。油性原料,起保护、润湿和柔软皮肤作用,占15%左右。保湿剂,其作用是防止膏体干裂,保持皮肤水分如甘油,氨基酸类保湿剂,透明质酸钠等,占到10%左右。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具备去污、润湿、分散、发泡、乳化、增稠等功能,占5%左右。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等添加剂不超过2%。其他活性成分比如天然提取物,概念添加的活性成分通常在1%左右。
首先,建议购买一款护肤品之前,除了问朋友、问代购、翻翻小红书看产品口碑以外,最好先了解一下所含成分。
国家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必须标明“全成分”表,所以产品的包装上必须注明完整的成分表。如果不知道具体功效,有一些网站和App,比如CosDNA、颜究院、美丽修行也提供成分表和说明,可以帮助了解产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比如是否有致痘风险,是否含有酒精,是否孕妇慎用,活性成分是否适合自己,等等。敏感性肌肤要少用含有大量添加剂的产品,会增加致敏性的风险。
如果有严重的皮肤问题,建议咨询皮肤科专业医师。
其次,要注意成分的排序。成分表的排序一般是按成分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排位越靠前,添加的量就越多,说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含量越高。含量大于1%的才需要由多到少排,少于1%的在后面随便排。
除了一些特殊的原料(比如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活性蛋白或肽)只需要极低的浓度即能发挥作用外,一般的成分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起效。比如某款沐浴露,虽然添加了很多精油、天然提取物,但是排序非常靠后,即含量非常低,而且这些成分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非常短暂,功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能留下一丢丢香味就算不错了。还有一点,虽然商家会公开成分表,但是具体的成分比例和浓度是商业机密,甚至成分的等级,都是不能说的秘密。仅凭成分表,判断一款护肤品的优劣肯定是有失偏颇的。
再次,要理性看待有安全风险的成分。只要是行业标准允许添加的物质,少量添加对于正常皮肤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我记得大学有一次做药剂实验,题目是制备冷霜(W/O油包水护肤霜),没啥活性成分,功效大概就是往皮肤上涂抹上一些油脂,起到保湿滋润的效果。实验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添加剂,比如乳化剂,PH调节剂,最后还要添加防腐剂(尼泊尔金乙酯),再滴几滴香精,才算大功告成。
这里面有些成分完全可以不用添加,也不会影响使用效果,比如香精、色素等,添加后还容易致密。
有些成分则有争议,比如PH调节剂三乙醇胺存在潜在致癌性,比如防腐剂会导致皮肤老化,但是不添加的话,又容易滋生细菌不易保存。这类物质可以少添加,寻找更安全的替代物或改进包装等。
有些成分比如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强产品的柔润度,提升皮肤触感,感觉容易推开,更易吸收,但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软化表皮细胞,溶解角质层。普通消费者从触感来判断优劣非常容易,所以制造商也想用触感的提升来讨好消费者,那么在不明显影响使用感受的前提下,能否减少添加呢?Fiona向笔者解释到:“用于化妆品的表面活性剂大部分都是非离子的,本身已经是刺激性最低的一类表面活性剂了。角质层会被表面活性剂溶解一些,可是角质层本身就有新陈代谢,表面活性剂不溶解他,他自己也会脱落一些。溶解了一些,又长了一些新的,处于动态平衡就好。平衡没被打破,皮肤就没问题。乳霜类的护肤品一定要表面活性剂少点可能3%,再少,产品质量有问题了”。看来隔行如隔山,有些化学成分对于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担心经常使用这些成分会让皮肤变得糟糕,笔者建议遇到大量添加这类成分的产品,不要长期使用,避免副作用累积。
最后,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款护肤品。小棕瓶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笔者工作以后买过的第一只精华,当时广告打得是铺天盖地,肌因修护、直达肌底之类的宣传语给人感觉焕然一新,机场免税店里经常卖断货,后来各大厂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精华,进一步扩大了精华这一品类,小棕瓶也算是功不可没。我最近一个冬天跟风买了一瓶红腰子,但是用完没什么特殊的感觉,由于北京冬天干冷,还经常干到爆皮,于是又想到了这款热度一直不减的明星精华,今天就来扒一扒它的成分。
雅诗兰黛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
成分详解:
这款精华成分太多了,加上水一共是40个成分。
聚乙二醇-75,排第三。
聚乙二醇(PEG)是指环氧乙烷的寡聚物或聚合物。PEG是溶剂, 可以增强产品的润滑性,使皮肤润湿、柔软、有愉快用后感等,提升触感,但是具备一定的刺激性,本身也可以渗透肌肤进入身体,尤其是有创口的肌肤。安全风险:3。
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排第四。
柔润剂。 具有优良的分散、乳化、增溶、稳泡能力。但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易导致过敏。安全风险:3。
苯氧乙醇,排第九。
苯氧乙醇(PE)是乙醇结合酚类基团后形成的乙二醇醚,是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真的很常见,小灯泡、小黑瓶、红腰子、科颜氏保湿霜、城野医生化妆水、娇韵诗双萃等知名化妆品都有添加),它可以对人体皮肤细胞的“TRPV1传感器”(皮肤用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结构)产生影响,使用时皮肤会有轻微的灼热感或刺痛感,对眼睛有刺激。三岁以下儿童禁用。欧盟对PE的最大允许用量为 1%。防腐剂一般添加量不大,正常皮肤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敏感肌应该慎用。防腐剂还会影响肌肤屏障健康,使角质细胞结构松散,导致肌肤粗糙,易敏感等问题,会加速皮肤的老化。安全风险:4。
一般来说,防腐剂、酸碱调节剂(如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的添加量都在1%左右,所以差不多看到这儿,我们就能推断第九位以后成分的含量≤1%。
角鲨烷,排第十。
看到排名第八的活性成分,稍稍有点放心了,到这里终于看到一个令人喜爱的成分。
角鲨烷(Squalane)是从深海鲨鱼肝脏中提取的角鲨烯经氢化制得一种烃类油脂,具有较好抗氧化力和刺激免疫力,能快速地与肌肤内的水分和油脂相溶,形成天然的皮肤保护屏障,稳定性极佳,不会与空气、紫外线等发生氧化作用,能有效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物质的侵害,极佳的渗透力,高效的携氧性,能调整肌肤的水油平衡,避免肌肤粗糙、暗沉,恢复肌肤原本的柔嫩触感。尤其适合在寒冷季节中使用,是肌肤的润滑油,能补充皮肤天然皮脂。
三乙醇胺,排十一。
三乙醇胺作为调节化妆品酸碱值来使用。目前对于该成分安全性问题存在争议,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乙醇胺在3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尚未归类清单中。有研究认为三乙醇胺和其他胺类化合物一样它也可能生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但化妆品中三乙醇胺添加量较低,一般不会有问题。安全风险:6。
后面的成分添加量都很少,当然也包括主打的酵母提取物,就不提了。这篇文章仅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的思路,感兴趣的可以去百度之。普遍反馈用下来皮肤整体比较稳定,有一定的保湿功效,对祛痘印有帮助。
Fiona最后给大家几个小贴士:
1)其实护肤品选择知名品牌,自己用了后又没过敏,没其他不良反应就没事。不要对它期望太高,能保湿,能防晒就是它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大部分都是噱头。
2)沐浴清洁类的护肤品就是能清洁,其他的功能也不要期望太高。
3)祛斑、防晒产品都属特殊化妆品,这个类别国家要求稍微严格一点。
4)还有关于面霜用量。常见的是用米粒大小量涂整张脸,其实也不可取。要润肤就要足量,多次重复,保湿效果才会真的杠杠的。
皮肤保养不能光靠护肤品,保持愉快的心情,充足睡眠,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才能散发由内而外的美。
祝各位仙女和仙君们越来越美丽~mua~(谁说爱美是女性的专利~)
附:下表是常见的可以直接剔除的,基本无害的成分。表中的安全等级0代表食用级,绝对无害;1代表基本无害;2代表有一定刺激,但一般情况无危害;3代表该成分会对一些人引起过敏反应,需要注意。(表中安全级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