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是一个请求有多个对象来处理,这些对象是一条链,但具体由哪个对象来处理,根据条件判断来确定,如果不能处理会传递给该链中的下一个对象,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二、责任链模式的使用场景
-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要等运行时刻再确定。
- 在不明确指定接收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客户端可以动态创建职责来处理请求。
三、UML结构图
四、代码实现
- 抽象处理者AbstractHandler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r {
protected AbstractHandler nextHandler;//下一节点的处理对象
//处理请求
public final void handleRequest(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判断当前处理者等级是否与请求者的处理级别一致
if (getHandleLevel() == request.getRequestLevel()) {
handle(request);//处理方法
} else {
if (nextHandler != null) {
nextHandler.handleRequest(request);//转发给下一个处理者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当前所有处理者对象都不能处理该请求");
}
}
}
//获取处理者的等级
protected abstract int getHandleLevel();
//处理请求方法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 抽象请求者AbstractRequest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equest {
private Object obj; //处理对象
public AbstractRequest(Object obj) {
this.obj = obj;
}
//获取对象,返回具体对象
public Object getContent() {
return obj;
}
//获取请求的级别,返回级别
public abstract int getRequestLevel();
}
- 三个具体处理者 Handler1、Handler2、Handler3
public class Handler1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1;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1 handle request:" + 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public class Handler2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2;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2 handle request:" + 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public class Handler3 extends AbstractHandler {
@Override
protected int getHandleLevel() {
return 3;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handle(AbstractRequest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Handler3 handle request:" + request.getRequestLevel());
}
}
- 具体请求Request1
public class Request1 extends AbstractRequest {
public Request1(Object obj) {
super(obj);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RequestLevel() {
return 3;
}
}
- 客户类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三个处理对象
AbstractHandler handler1 = new Handler1();
AbstractHandler handler2 = new Handler2();
AbstractHandler handler3 = new Handler3();
//处理者的下一个处理对象
handler1.nextHandler = handler2;
handler2.nextHandler = handler3;
//构造请求对象
AbstractRequest request1 = new Request1("Request1");
//从链式的首段开始发起请求
handler1.handleRequest(request1);
}
}
运行结果:Handler3 handle request:3
五、责任链在Java/Android中的实际运用
- try - catch 异常语句
- Ordered Broadcast 有序广播
- ViewGroup / View 的事件传递 (重点)
- OKhttp 网络请求
- imageloader 图片缓存加载
六、ViewGroup / View 的事件传递
详细内容可以点击此文章阅读:Android学习笔记之View
1.基本概念
MotionEvent:ACTION_DOWN/ACTION_MOVE/ACTION_UP
事件分发的本质:其实就是对 MotionEvent 事件分发的过程。即当一个 MotionEvent 产生了以后,系统需要将这个点击事件传递到一个具体的View上。
-
三个重要的方法:
- dispatchTouchEvent:进行事件的分发(传递)。
- onInterceptTouchEvent:对事件进行拦截。(View作为底层没有此方法)
- onTouchEvent:进行事件处理。
2 ViewGroup 的事件分发
- 首先会去调用ViewGroup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其中会有onInterceptTouchEvent方法对事件传递进行拦截,如果返回值为 true 的话就表示事件不往子View中传递,如果为false的话就表示不对事件传递进行拦截,事件会往子View中传递。
- 判断自身是否需要;
- 自身不需要或不确定,则询问ChildView;
- 如果子ChildView不需要则调用自身的onTouchEvent;
- 问题1:ViewGroup中可能有多个ChildView,如何判断应该分配给哪一个?
- 答案1: 把所有的ChildView遍历一遍,手指触摸的点所在的ChildView的区域,就分发给这个ChildView。
- 问题2:当该点的 ChildView 有重叠时应该分配给哪一个?
- 答案2:一般情况,会分配给最上面的ChildView,与Android渲染机制有关。
3.View 的事件分发(根节点View)
- ①、在View的 dispatchTouchEvent 方法中首先会执行onTouch这个回调函数,但是执行onTouch这个回调函数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提前提条件是该控件注册了触摸监听,第二个条件是该控件是的状态是Enable的。
- ②、onTouch回调函数会有一个返回值,如果返回为true的话就代表本次触摸事件被消耗掉了,执行接触;返回值为false的话会继续执行onTouchEvent方法。
- ③、onTouchEvent方法就是真正执行点击事件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重写的onClick方法。
事件分发顺序:onTouchListener > onTouchEvent > onLongClickListener。
- 问题:View为什么会有 dispatchTouchEvent 方法?
- 答案:View有很多注册事件监听器,onLongclick、onTouch等等,这些都依靠dispatchTouchEvent 来管理。
七、优点
- 可以对请求者和处理者关系解耦,提高代码的灵活性。
八、缺点
- 对链中请求处理者遍历,如果处理者太多会影响性能,特别在一些递归调用中。
九、总结
当我学完责任链模式的时候,发现无论是代码中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这样的模式,而且在代码中还可以越级访问,所以在以上例子中判断等级的时候可以加个判断,可以优化责任链的遍历环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