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Same origin Policy):浏览器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只允许与本域下的接口交互。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读写对方的资源(不能互相调用ajax),这是一个用于隔离潜在恶意文件的关键的安全机制。
本域指的是三个相同:
- 同协议:如都是http或https
- 同域名:如都是
http://jirengu.com/a
和http://jirengu.com/b
- 同端口:如都是80端口(没有指定的情况下默认是80端口)
什么是跨域?跨域有几种实现形式
跨域就是当一个资源从与该资源本身所在的服务器不同的协议、域或端口请求一个资源时,资源会发起一个跨域HTTP请求。如从http://www.baidu.com/ 页面去请求 http://www.google.com 的资源。
跨域的严格一点的定义是:只要协议、域名、端口有任何一个的不同,就被当作是跨域。跨域有7种实现形式:
- JSONP
- CORS
- Server Proxy
- location.hash
- window.name
- postMessage
- document.domain
JSONP 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script>
标签没有跨域限制的“漏洞”来达到与第三方通讯的目的。
当需要通讯时,本站脚本创建一个<script>
元素,地址指向第三方的API网址,如 <script src="http://weather.com.cn?city=beijing&callback=showWeather"></script>
,并提供一个回调函数来接收数据(函数名可约定,或通过地址参数传递)。第三方产生的响应为JSON格式的数据包装(故称之为jsonp,即json padding),如:weather({"Beijing":"cloud"})
,这样浏览器会调用回调函数weather,并传递解析后的json对象作为参数,本站脚本可在callback函数里处理所传入的数据。
CORS是什么
CORS是一个W3C标准,全称是"跨域资源共享"(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发出XMLHttpRequest
请求,从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CORS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支持现代浏览器,IE支持10以上。
整个CORS通信过程,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对于开发者来说,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代码完全一样。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会给该请求加一个请求头:Origin,后台进行一系列处理,如果确定接受请求则在返回结果中加入一个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浏览器判断该响应头中是否包含 Origin 的值,如果有则浏览器会处理响应,我们就可以拿到响应数据,如果不包含浏览器直接驳回,这时我们无法拿到响应数据。所以 CORS 的表象是让你觉得它与同源的 ajax 请求没啥区别,代码完全一样。
因此,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为两类: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
-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 HEAD
- GET
- POST
- 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 Accept
- Accept-Language
- Content-Language
- Last-Event-ID
-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对于简单请求,浏览器直接发出CORS请求,具体来说,就是在头信息之中,增加一个Origin字段。
示例:
GET /cors HTTP/1.1
Origin: http://api.bob.com
Host: api.alice.com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上面的头信息中,Origin字段用来说明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协议+域名+端口),服务器根据这个值决定是否同意这次请求。
如果Origin指定的源,不在许可范围内,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浏览器发现,这个回应的头信息没有包含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就知道出错了,从而抛出一个错误,被XMLHttpRequest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注意,这种错误无法通过状态码识别,因为HTTP回应的状态码有可能是200。
如果Origin指定的域名在许可范围内,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会多出几个头信息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FooBa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上面的头信息之中,有三个与CORS请求相关的字段,都以Access-Control-
开头
(1)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该字段是必须的。它的值要么是请求时Origin字段的值,要么是一个*,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
(2)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该字段可选。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默认情况下,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设为true,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一起发给服务器。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删除该字段即可。
(3)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该字段可选。CORS请求时,XMLHttpRequest对象的getResponseHeader()方法只能拿到6个基本字段:Cache-Control、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Expires、Last-Modified、Pragma。如果想拿到其他字段,就必须在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里面指定。上面的例子指定,getResponseHeader('FooBar')可以返回FooBar字段的值。
非简单请求
凡是不同时满足简单请求的两大条件的请求就属于非简单请求
非简单请求指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比如请求方法是PUT或DELETE,或者Content-Type字段的类型是application/json。
非简单请求的CORS请求,会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称为"预检"请求(preflight)。
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只有得到肯定答复,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否则就报错。
下面是一段浏览器的JavaScript脚本
var url = 'http://api.alice.com/cors';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PUT', url,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X-Custom-Header', 'value');
xhr.send();
上面代码中,HTTP请求的方法是PUT,并且发送一个自定义头信息X-Custom-Header。
浏览器发现,这是一个非简单请求,就自动发出一个"预检"请求,要求服务器确认可以这样请求。下面是这个"预检"请求的HTTP头信息。
OPTIONS /cors HTTP/1.1
Origin: http://api.bob.com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PUT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X-Custom-Header
Host: api.alice.com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预检"请求用的请求方法是OPTIONS,表示这个请求是用来询问的。头信息里面,关键字段是Origin,表示请求来自哪个源。除了Origin字段,"预检"请求的头信息包括两个特殊字段。
(1)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
该字段是必须的,用来列出浏览器的CORS请求会用到哪些HTTP方法,上例是PUT。
(2)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该字段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指定浏览器CORS请求会额外发送的头信息字段,上例是X-Custom-Header。
服务器收到"预检"请求以后,检查了Origin、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和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以后,确认允许跨源请求,就可以做出回应。
HTTP/1.1 200 OK
Date: Mon, 01 Dec 2008 01:15:39 GMT
Server: Apache/2.0.61 (Unix)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Encoding: gzip
Content-Length: 0
Keep-Alive: timeout=2, max=1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Type: text/plain
上面的HTTP回应中,关键的是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表示http://api.bob.com可以请求数据。(该字段也可以设为星号,表示同意任意跨源请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如果浏览器否定了"预检"请求,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但是没有任何CORS相关的头信息字段。这时,浏览器就会认定,服务器不同意预检请求,因此触发一个错误,被XMLHttpRequest对象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控制台会打印出如下的报错信息。
XMLHttpRequest cannot load http://api.alice.com.
Origin http://api.bob.com is not allowed by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服务器回应的其他CORS相关字段如下。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1)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该字段必需,它的值是逗号分隔的一个字符串,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跨域请求的方法。注意,返回的是所有支持的方法,而不单是浏览器请求的那个方法。这是为了避免多次"预检"请求。
(2)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如果浏览器请求包括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字段,则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字段是必需的。它也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表明服务器支持的所有头信息字段,不限于浏览器在"预检"中请求的字段。
(3)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该字段与简单请求时的含义相同。
(4)Access-Control-Max-Age
该字段可选,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上面结果中,有效期是20天(1728000秒),即允许缓存该条回应1728000秒(即20天),在此期间,不用发出另一条预检请求。
一旦服务器通过了"预检"请求,以后每次浏览器正常的CORS请求,就都跟简单请求一样,会有一个Origin头信息字段。服务器的回应,也都会有一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头信息字段。
下面是"预检"请求之后,浏览器的正常CORS请求。
PUT /cors HTTP/1.1
Origin: http://api.bob.com
Host: api.alice.com
X-Custom-Header: value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 keep-alive
User-Agent: Mozilla/5.0...
上面头信息的Origin字段是浏览器自动添加的。下面是服务器正常的回应。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上面头信息中,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是每次回应都必定包含的。
根据视频里的讲解演示三种以上跨域的解决方式 ,写成博客
参考资料: